又粗又大又黄又爽的免费视频,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午夜

媒體關注

MEDIA NEWS

2024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潮新聞:人才缺口達百萬?浙江高校搶開“鴻蒙”課
作者: 來源:潮新聞 時間:2025-03-21

3月20日下午,華為舉辦新品發布會,首款搭載原生鴻蒙正式版的手機成為全場焦點。

3月20日華為發布會現場。圖據網絡

之所以叫原生鴻蒙,是因為該系統不僅實現全棧自研,更不再兼容安卓應用。這也是華為自2019年發布鴻蒙操作系統(HarmonyOS)以來的最大升級。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場發布會或將成為國產系統研發的分水嶺。

隨著原生鴻蒙應用全面啟動,支付寶、微博、美團等各領域的頭部企業,以及大量政務辦公應用都在積極加入鴻蒙生態。鴻蒙生態的快速擴張,也使得鴻蒙開發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

目前,已有300余所國內高校開設鴻蒙相關課程。潮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從浙江大學到省屬本科高校,再到高職、中職,嗅覺敏銳的部分浙江院校已搶先布局鴻蒙人才培養路徑。

人才缺口或達百萬

潛在新就業崗位超300萬

生態繁榮,是原生鴻蒙發展征途中的關鍵詞。

從去年10月原生鴻蒙全面開啟公測至今,已有2萬多個原生鴻蒙應用和元服務上架。數據背后,越來越多的頭部企業正在加入“鴻蒙朋友圈”。

InfoQ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開發者畫像洞察研究報告2024》顯示,鴻蒙生態存在百萬級的人才缺口,潛在新就業崗位超過300萬個。

社交網絡上,“鴻蒙開發真的是新風口”“轉行鴻蒙一年,美滋滋”等帖子比比皆是。在多個招聘網站上,僅以杭州為搜索范圍,就有阿里巴巴、吉利、字節等多家大廠正在招聘鴻蒙開發工程師等職位。

圖為某招聘網站截圖。

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副教授、已開設多門鴻蒙課程的彭偉民印象里,類似的火爆情形,十余年前就曾上演過一次。2010年前后,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讓企業對ios、安卓開發者的需求爆增,薪資也水漲船高。不少及時進入這一行的從業者,都分享到了產業發展的紅利。

如今,鴻蒙要徹底靠自己走路。行業新機遇再次到來——

接下來,華為手機、平板等出廠都將默認搭載原生鴻蒙操作系統,且越來越多的舊款產品也將逐步完成原生鴻蒙升級。這也意味著,鴻蒙系統的開發者需要在全新的平臺、基于全新的內核、使用全新的工具來開發應用。

“有了原生鴻蒙,中國互聯網應用就可以在自己的‘地基’上蓋房子。”彭偉民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但目前這片“互聯網地基”上的生態依然空曠,需要大量鴻蒙開發者共同來搭建。

人才缺口里,蘊藏著人才培養的新方向。近年來,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等多所國內高校已相繼開設出鴻蒙相關課程或“鴻蒙實驗班”。

這場人才戰,自然也少不了浙江高校的身影。

在近四年的華為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清單里,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大城市學院等省內高校的鴻蒙相關課程位列其中,部分課程已被高校認定為必修課。

去年,鴻蒙相關的不同層次課程、培訓在更多省內高校落地。去年暑假,浙江大學與華為校企聯合培養體系中新增了“HarmonyOS菁英班”。去年年底,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杭州市臨平職業高級中學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杭州市臨平安保科技有限公司兩家企業聯合開展“中高企”貫通式人才培養的創新實踐,實現鴻蒙人才的貫通培養。

“人才是技術和生態的底層,鴻蒙生態建設的背后實質就是一場人才戰。”作為省內最早開設鴻蒙相關課程的高校教師,彭偉民也是鴻蒙課程在浙江高校興起的見證者。在他看來,隨著鴻蒙生態全面啟動,已帶動各領域持續釋放對鴻蒙人才的需求。因為需求旺盛,國內部分城市還啟動了鴻蒙數字技能人才專項培養計劃。這也讓越來越多的高校意識到,調整、拓寬人才培養方向,才能在這場人才戰中分一杯羹。

搶占下一個風口

高校爭相開課開班

杭電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25屆本科畢業生李衡正忙著完成畢業設計。幾個月后,他將入職華為,成為鴻蒙生態系統的深度參與者。

在近幾年的杭電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里,進入華為就業的畢業生人數都位居首位。“在杭電,越來越多的同學覺得學ios、安卓沒啥前途,學鴻蒙才能站上風口。”彭偉民說。

這一數據背后,正是杭電應對近幾年國產系統大發展的新趨勢,不斷調整人才培養模式的側面寫照。

2020年,杭電就是教育部、華為聯合開展的首批72所“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試點高校。2021年,該校又在計算機學院的“軟件開發實踐3”必修課程中開展基于HarmonyOS的教學改革,學生最終完成一個鴻蒙系統的APP項目開發。目前,杭電計算機學院已經有11門華為“智能基座”合作課程,其中有7門理論和實踐課程涉及華為鴻蒙生態軟硬件系統。

據杭電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負責人馮建文介紹,近期該校正著手修改相關校本教材和課程體系,系統性加入鴻蒙系統的教學內容。

圖為杭電部分學生完成的鴻蒙APP截圖。受訪者供圖

“我們主修的是在PC端用windows、Linux編程,但大二短學期的必修課就是HarmonyOS的軟件開發。”李衡說,開課前自己幾乎不了解鴻蒙系統,更從沒有使用過。在課堂上,他們除了聽彭老師授課,還會使用華為提供的線上學習資源,在原生鴻蒙的內測版上嘗試開發各類應用。

李衡回憶,上課期間,自己還嘗試在鴻蒙系統上開發了一個用于記錄事項和有提醒功能的記事本,并拿到鴻蒙開發者初級證書。比別人更為熟悉原生鴻蒙的開發環境,也讓他在大四上學期獲得華為實習機會后,能更快上手。“大學四年,我沒有學ios、安卓,唯獨學了鴻蒙。目前來看,我選對了。”

浙江工業大學本學期也推出了三四門和鴻蒙系統相關的課程。“這學期的課程里,我將鴻蒙和安卓的操作系統進行了對比講解。同學們對鴻蒙系統的興趣濃厚,認同感高。特別是鴻蒙剛推出了一款面向全場景智能的編程語言倉頡,讓大家特別感興趣。”該校《移動應用開發》課程授課老師邱杰凡副教授說,讓同學們掌握更為先進的國產化操作系統以及編程理念,也是順應新時代計算機人才培養的需要。

相比于本科高校的主動應戰,高職和中職也在企業需求變化引導下,積極求變。

“去年,華為生態伙伴之一的臨平安保科技有限公司來我們學校招聘,卻發現畢業生沒有相關學習經歷,難以匹配鴻蒙基礎應用開發工作。”臨平職高計算機專業部主任周高樺說,企業的反饋和需求給了學校新啟發——現在省內還沒聽說有中職開設“鴻蒙班”,我們能不能成為第一個?能否聯動高職,實現鴻蒙人才的貫通培養?

臨平職高首批“鴻蒙班”學生在上課。臨平職高供圖

如今,這個設想已在臨平職高落地。去年12月底,“臨平職高—臨平安保科技鴻蒙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就讀于該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中高職一體化班的40名學生成了首批“鴻蒙班”學生。該班由華為出培養標準、提供專業師資及師資培養,華為生態伙伴企業為學生提供實踐及就業機會。

“我們現在一周有四個半天在學鴻蒙系統,大家聽說未來就業很好,都學得很起勁。”“鴻蒙班”學生湯奕軒告訴記者,自己已通過鴻蒙開發者初級測試,計劃利用2年高職學習時間,拿下鴻蒙開發者的中級、乃至高級證書。

人才結構與產業需求錯配

熱潮下的人才困境

如今,鴻蒙系統一次次火出圈。即便并非科技新聞的關注者,也或多或少聽聞過它閃亮的頭銜:“國產廠商首次全面突破操作系統核心技術”“意義不亞于突破成熟制程芯片”“中國科技產業史上的里程碑”……

但熱潮下的人才培養困境,正在悄然顯現。

一方面,為了培養適配度更高的人才,華為和部分知名高校開始探索新的培養模式。

去年暑假,浙江大學聯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開設的“HarmonyOS菁英班”首次開班。據公告內容,該班是華為和頭部高校校企聯合培養鴻蒙高校人才系列之一,技術方向鎖定在HarmonyOS軟件領域,面向全校選拔招募計算機/軟件方向學生。培養方式包括前置學習(公開課)、暑期集訓、項目實習三塊內容。公開課向所有人開放,但后兩塊內容需要面試選拔,最終留下來的同學可以參加8-10天的系統化培訓,并去華為公司終端BG軟件部實習1.5個月-2個月。

華為對這個項目很重視,入選的同學不僅有每個月6000元的實習津貼,優秀學員還有8000元-3000元不等的獎學金。浙大學生對這個項目的熱情度也很高。據了解,這個項目吸引了100名左右本科生、研究生。雖然公告限制了報名專業,但仍有部分應用數學、機械工程等跨專業的同學報名參與競爭。

一位參加了去年“HarmonyOS菁英班”并準備入職華為的浙大學生透露,菁英班的資源很豐富,不僅由資深專家上課,實習階段也有專門的老師帶領進行很有針對性的實踐。

另一方面,國內現有軟件從業人員人才結構與產業實際需求存在錯配問題,基礎技能型人才培養數量亟待擴充。

據媒體報道,我國軟件從業人員中本科生及以上占比超過80%,本科以下基礎技能型人才占比不足20%。但不少層次相對沒那么高的學校,想要拓寬人才培養方向,卻缺乏師資、校企合作資源。

據周高樺了解,不僅許多中職校內沒有師資能夠教授鴻蒙課程,華為生態伙伴企業也存在招人難,培養成本高的難題。

以計算機專業實力排在省內中職學校第一梯隊的臨平職高為例,盡管察覺了到社會對鴻蒙應用基礎開發人才的緊缺并開出省內首個中職“鴻蒙班”。但現實困境是,校內師資目前尚無法勝任鴻蒙課程教學,師資資源均由華為提供。

“我們現在派了老師跟著鴻蒙班聽課,接下來還會組織老師去考鴻蒙培訓的師資,希望校內師資能盡快跟上教學新要求。”周高樺說,他們此次和安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也是雙向的。企業會提供實踐、就業資源,他們則協助企業建立企業內部師資培訓中心。但相對于這些未來的目標,目前臨平職高也僅剛走出探索的步伐。

今年9月,首批由中職開始培養的鴻蒙學生將進入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鴻蒙人才培養接力棒交給高職后,也將對高職的師資、校企合作資源等提出新挑戰。

鴻蒙系統的爆發期即將到來。如何打通更多“毛細血管”,讓更多非頭部企業、更多不同層次的學校加入鴻蒙生態大圈子,這已成為學校、企業的必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