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粗又大又黄又爽的免费视频,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午夜

媒體關注

MEDIA NEWS

2024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浙江教育報: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向縱深推進 ——訪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李文鈞
作者: 來源:浙江教育報 時間:2024-11-01

□本報記者 舒玲玲

加強優勢學科專業建設是高校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必答題”,也是服務“國之大者”、培養肱骨之才的“先手棋”。日前,記者走訪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李文鈞表示,杭電緊扣國家和區域重大發展戰略,主動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著力深化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在優勢學科上建優勢專業,以優勢專業支撐優勢學科。

記者:著眼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校要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杭電如何深化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

李文鈞:其實這幾年杭電在專業優化調整上的動作和力度一直都比較大。杭電本來有58個專業,之前已經陸續停招了10個專業,今明兩年還將停招7個專業。專業停招容易撤銷難,一個專業從停招到撤銷需要8~10年時間,但我們計劃加快改革步伐,用3年時間把停招專業撤銷掉,將專業數穩定在40~45個。

從學科專業一體化的角度看,我們會根據學科去匹配專業。一般來說,沒有碩士點、博士點的學科,其對應的本科專業基本上會被停招;有學碩點的學科,一般會保留1~2個本科專業;有專碩點的學科,如果學科基礎比較好可以保留1個專業,反之也可以不保留本科專業。就杭電而言,最新一輪專業優化調整后,剩下的專業都有相對應的碩博點。

衡量一個專業是否需要被優化調整,要從多個角度綜合考量。為此我們專門制定了《本科專業調整管理辦法》《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從產業適配、學科支撐、多元評價3個層面,根據專業建設成效、學生培養質量、在校生認可度等15個維度來評價考核專業。比如杭電今年撤銷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雖然是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的專業,但因為我們已經有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和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為避免重復建設,還是決定把它撤銷。對于那些在考核中得分較低、不能很好適應社會需求變化的專業,我們也會先將其納入觀察名單,視改進成效再決定是否停撤該專業。

除了停撤專業,杭電這幾年也新增了數字經濟、網絡空間安全、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學與技術等一批應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所需的專業,相對應學科的發展勢頭也很猛,不少已經拿下了一級學科碩士點乃至博士點。

當然,學科專業的優化設置不僅僅是結構的調整,還要關注內涵的提升。加快推進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為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只有不斷提高學科專業的區域經濟適配度,才能讓學科專業的建設更有活力。

記者:如何推進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真正破解“兩張皮”現象?

李文鈞:學科和專業是相互支撐的關系,兩者指向不同層次的人才培養,有碩士點以上的專業才叫學科。一般而言,在學科專業發展過程中先有專業,專業發展得好了,再去申請碩士點、博士點。

杭電始終強調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強化學科與專業的聯動。我們認為,只有把專業建好建強,培養好本科生,才能為后續的學科建設做好人才儲備。如果本科生具備很強的科研能力、實踐能力和學科基礎知識創新能力,當這批學生去讀研究生,對學科支撐的力度是很大的。反過來,如果專業對學科的支撐度不強,我們就會考慮裁撤該專業。

與此同時,要在優勢學科里建好建強專業。比如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是杭電的一級學科博士點,下面有五六個科研團隊。學校要求這些團隊通力協作,把本科專業群打造好,將集成電路從材料到器件到設計再到應用,全部打通。所以我們依托先進磁性材料團隊打造磁電子材料方向,依托先進電子器件團隊打造集成電路元器件方向,依托集成電路與系統團隊打造射頻集成電路設計方向,依托裝備電子、微納器件與微納系統團隊打造集成電路應用方向,形成了4個專業聯動的建設模式,支撐了集成電路產業鏈的材料、器件、設計、應用等方面的人才需求。

學科專業發展也需要有嚴謹的統籌規劃,不能完全放任發展、野蠻生長,而是要匹配社會需求和國家戰略發展需要,目光放遠、主動作為,到主流賽道里去發展,到國際上跟發達國家競爭。

記者:對照教育部提出的理工農醫類學科專業招生規模總體達到60%以上的要求,杭電是否“達標”了?如何建好建強這些學科專業?

李文鈞:作為一所電子信息特色突出、經管學科優勢明顯的研究教學型大學,杭電目前共有包括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八大學科門類的47個招生專業,其中理工類專業共27個,沒有農學和醫學專業。從專業數上來看,理工類專業占全部招生專業的57.45%,與60%的目標有些微差距;但從招生規模來看,理工類專業的招生人數占比已經達到72%,遠超60%的目標。接下來,我們還將停招部分專業,預計理工類專業數和招生規模占比可以分別達到62.79%和75%以上。

我們要基于電子信息特色,依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登峰學科和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等優勢學科,瞄準浙江省數字安防、集成電路、智能計算、網絡通信、智能裝備等產業鏈構建學科專業群,實施“國防特色學科群行動計劃”“數字治理學科群繁榮計劃”“新興交叉學科培育建設計劃”等,以學科專業群來支撐產業鏈,實現學科專業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記者:對于學校其他人文社科類專業,如何做精做特做優?

李文鈞:像我們這種理工科屬性特別鮮明的高校,人文社科類的專業沒有行不行?當然不行!雖然隨著專業結構的不斷優化,人文社科類專業的比重不斷降低,但他們的存在對學校發展同樣重要,我們需要人文、藝術、經管等與科技的交叉,因而要做精做特做優這些專業。

首先,要強化人工智能賦能。杭電一直很注重將人文社科類專業“做硬”,很早就要求這些專業開設C語言、Python等數字類課程。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興起,我們又啟動人工智能賦能行動,構建起“1+X+Y”人工智能教育課程體系,要求所有人文社科類專業的學生也至少修一門人工智能通識課、2~3門人工智能專業融合課程,讓文科生也能擁有理工科思維、掌握人工智能手段。

其次,要強化學科交叉培養。這幾年我們依托卓越學院開設了一批新文科實驗班,如智能財務創新實驗班、金融科技創新實驗班等,也通過文工復合、學科交叉等形式,試點了“金融+計算機”“保密+信息安全”兩個雙學士學位項目,學生畢業后可以拿兩個畢業證書。

最后,要強化國際化教育與交流。杭電的國際化教育在省屬高校中做得是比較好的,已經連續5年獲得省屬高??己说谝幻N覀儑H教育學院的學生中有一半都是學經管文史類專業的,學校沒有對他們單獨編班,而是把他們安排到普通班級中學習,以加強他們與杭電其他學生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