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人
逛街買衣服,導購人員一直伴隨左右強力推薦的購物體驗并不很舒適;網上購買衣服,圖片與實際上身效果差別明顯,照片成“照騙”,退貨再購買,既浪費時間心情也跌到谷底。相信很多人在線上線下買衣服時,都有這樣的購物體驗。
最近記者得到了一個好消息,我校機械工程學院呂永桂副教授自主研發的“柔智云”服裝生產信息管理系統(以下簡稱“柔智云”),能夠讓大家的購物更加方便快捷:無需上傳體型參數,通過“自拍”就可以360°展現定制服裝的上身效果,甚至還可以得到一個動態的走秀效果,動態視頻中連褶皺效果都展現出來,十分逼真。
“最重要的是,柔智云可以實現服裝從設計、裁剪、縫制,到轉運、倉儲、物流的全流程數字化和信息化,使得服裝工廠既能大規模生產成衣,又能兼顧個性化定制。同時,軟硬件的高度協同融合,讓所有流程線上運行,并與車間設備互聯互通,工廠生產效率直接提高30%。”
從2013年到現在,呂永桂已為20多家服裝工廠提供自動化智能化改造方案。“中國規模以上服裝企業約有15000家,而其中只有9%的企業完成了智能化改造。在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今天,服裝企業完成智能化改造,實現轉型升級刻不容緩。”
柔智云開始孵化初期,呂永桂團隊就獲得了浙江大學創新技術研究院的數百萬風險投資。雖處創業初期,但呂永桂團隊已接到不少“大單”。第一家運用柔智云管理系統的廠商便是杭州人耳熟能詳的中式制衣品牌“葳蕓旗袍”。2016年杭州G20峰會為各國領導人舉行的歡迎晚宴上,現場禮儀小姐和工作人員穿著的極具杭州特色的中式旗袍便出自葳蕓。呂永桂團隊為其提供了服裝設計、生產、倉儲、物流技術系統方案。“通過使用柔智云,在設計過程中即時看到成衣效果,省去了傳統服裝設計繁瑣的重復打樣,大大提高了服裝設計與成衣效果修改的效率,使得最終的禮服效果妥貼合身。”如今,葳蕓使用柔智云已完成800多個訂單,制作了上萬件旗袍。呂永桂透露,他們改造的另一家工廠也即將運用柔智云系統生產中高端雙面呢大衣。
2018年8月,呂永桂帶著柔智云,登上了央視財經頻道王牌欄目《創業英雄匯》,項目路演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得到了起點創投的爆燈搶投和國金投資的滿額跟投,最終呂永桂牽手起點創投,獲得800萬意向投資。
“現在,我們的研發工作開始步入佳境,目前已取得10項專利。隨著柔智云的升級與完善,我們與阿里云ET大腦達成合作意向,也接到不少服裝工廠的智能化改造訂單。2018年銷售額達600萬。”但呂永桂坦言,創業并非順風順水,最難的時候,為了給員工發工資他還透支了所有個人銀行卡信用額度。“我始終堅信,只要跑在正確的賽道上,方向沒問題,接下來就看能不能咬牙頂住。對于創業者來說,堅持、堅守必不可少。我們現在也算是‘守得云開見月明’。”說話間,呂永桂長舒了一口氣。
談到后期規劃,呂永桂的日程表安排得滿滿當當。“我們預計在今年五月份會上線”衣+1”APP,可以將它理解為線上定制版的電商平臺。用戶看中一款衣服,只需拍兩張照片上傳到平臺,便可實時看到自己穿這款衣服的動態上身效果,很是便捷。”采訪中,呂永桂強調個性化定制與高價格不能等量齊觀:“可能很多人都以為個性化定制的衣服價錢肯定不便宜,但其實定制化并不等于更貴,而是更實惠、更人性化。”他解釋說,服裝行業一直存在高庫存這個問題,一款衣服設計出來后,高庫存量直接拉高了制衣成本,再加上渠道成本導致服裝定價更高。“而個性化定制因人量體裁衣,直接解決了去庫存這一問題,成本也就下來了。”
“讓人人都能穿上量身定制的衣服是我研發柔智云的初衷。很多人都說服裝業是夕陽產業,但我堅信對傳統服裝業進行智能化改造后,夕陽產業也能煥發朝氣。現今,服裝定制化的時代已經到來,將批量生產與個性定制相結合,對服裝業也是一次了不起的革新。”(校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