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
人物檔案:王亞強,計算機學院2013級網(wǎng)絡(luò)工程專業(yè)本科生。曾任陽光樂跑俱樂部副主席,是甲殼蟲跑團創(chuàng)始人、杭電巢客咖啡合伙人。多次獲校優(yōu)秀學生獎學金,并獲國家勵志獎學金、浙江省高校“尚德學子”獎學金。兩次獲校運會萬米冠軍,被評為校“田徑之星”、學院風云人物。熱愛長跑,曾獲西部國際越野賽45公里組冠軍。熱心公益,考取美國心協(xié)AHA急救證書,多次擔任急救志愿者;堅持周末陪跑視障人士,為患病女孩籌款,為嚴家小學籌建圖書吧等。
“大學四年,讓我付出最大熱情的一件事就是跑步。最初,我只是抱著玩玩的心態(tài)去跑步的,結(jié)果遇到了更好的自己。”校“十佳大學生”王亞強臉上始終帶著笑,與我們分享著他跑步的故事。
與王亞強的會面,是在他和小伙伴們合伙經(jīng)營的咖啡廳里。一旁的角落里,琳瑯滿目的獎牌讓人驚嘆,杭州馬拉松、廈門國際馬拉松、寧波國際馬拉松、金寨紅色越野賽……一塊塊獎牌是王亞強熱愛跑步、戰(zhàn)勝自我的見證,更是他長跑實力的最好證明。
我的奮力奔跑,從大三開始
跑道上的王亞強,有著超乎常人的耐力與爆發(fā)力,充滿著青春的活力與光彩,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亞強的“跑齡”并不長,從2015年真正意義上接觸長跑至今,不過三年的時間。“在賽道和人生路上,我的奮力奔跑是從大三開始的。”王亞強笑言。
2015年的五一,王亞強心血來潮,報名參加了100公里千島湖國際毅行大會。100公里長途跋涉,除了需要充足的準備和強健的身體外,還需要極大的耐力和毅力。而在此之前,他最遠跑過的距離不過10公里。
王亞強和8個人組成一隊,大家相互鼓勵,一起向著終點進發(fā)。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隊員們的體力快速下降,因為缺乏經(jīng)驗和準備不足,大家不止一次地產(chǎn)生了中途停留休息或者放棄的念頭。此時,一位大哥站了出來,他自信地笑著,鼓勵眾人繼續(xù)前行。晚上,天空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隊員們連夜冒雨趕路。到達80公里處時,一位女同學雙腳磨破無法繼續(xù),大家無奈選擇了棄賽。盡管沒能完成比賽,但一路上所有人都在努力堅持的精神深深感染了王亞強,他下定決心努力練習跑步,下次一定要完成全程。
在這次活動中,王亞強認識了許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回杭后,在朋友的推薦下,他加入了杭馬會、浙江樂跑會等公益跑步組織,接觸到了更多跑步的人。“他們常說一個人跑得快,一群人跑得遠,所以大家會經(jīng)常在群里約跑。許多人一起跑,不僅能結(jié)交朋友,還能得到更科學的訓練方式,可以讓自己跑得更快更遠。”王亞強坦言。
愛上長跑的王亞強一邊通過規(guī)律的運動鍛煉自己,一邊嘗試著參加各種賽事。 莫干山半程馬拉松是他參加的第一場馬拉松,并順利拿到了獎牌。2015年10月11日,他又參加了杭州100公里毅行,這一次他成功完賽,也算彌補了千島湖的遺憾。此后他相繼參加了杭州馬拉松、上海馬拉松、威斯西湖跑山賽、西部國際越野賽、廈門馬拉松、無錫馬拉松等,并在西部國際越野賽中取得50公里全程組冠軍。在這些賽事中,王亞強一次次突破自己,一次次刷新著自己的馬拉松個人最好成績。對他來說,如果在跑步過程中有什么必須戰(zhàn)勝的對手的話,那就是過去的自己。
大愛無聲,為愛奔跑
在持續(xù)不斷的奔跑中,王亞強感受著速度與激情,收獲著堅持、毅力和自信,也付出著自己的愛心。
2016年4月,王亞強偶然看到了媒體報道的“浙江‘背讀媽媽’八年背著癱瘓女兒上學”的故事。盡管能力有限,但王亞強很想為她們做點什么,想到自己平時經(jīng)常跑馬拉松,于是他和幾個朋友一起發(fā)起了“最美杭千,為愛奔跑”耐力公益健康跑活動。
他們聯(lián)系了贊助商家,制定了跑步路線,從杭州到千島湖222公里,跑友們每跑一公里就能為患病小姑娘捐1元錢。活動最終募集了20000多元善款,全部捐給了小姑娘。“也許兩萬塊錢并不是很多,但這是我們這些跑者對她的支持。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人加入我們的行列,一起為愛奔跑。”王亞強表示。
為愛奔跑,讓王亞強的跑步有了更多的動力。后來,看到朋友圈里一條關(guān)于“黑暗跑團”的消息,王亞強毫不猶豫地報名加入,成為了一名陪跑員,而他的理由也很簡單,跑步還能做公益,何樂而不為?
“黑暗跑團”是一個由“黑暗中對話”中國發(fā)起的全國性跑團,旨在創(chuàng)造平等參與跑步等運動的機會,建立殘障人群與社會共融的平臺,實現(xiàn)認知、包容、賦能。作為陪跑員,王亞強覺得,自己的陪跑能讓視障人士有了出門鍛煉的可能性,讓更多的視障人士走出家門參與鍛煉、融入社會,非常有意義。
“運動帶來的樂趣是一種從身體到精神的改變。跑步是我的愛好,志愿是我的樂趣,將跑步與志愿活動完美結(jié)合,讓我在這樣的活動中不斷地堅定自己的內(nèi)心。”王亞強如是說。
挑戰(zhàn)人生,永不止步
從小白到業(yè)余長跑愛好者中的專業(yè)人士,再達到自己的巔峰狀態(tài),王亞強非常享受跑步帶給自己的激情與快樂。因為參賽過于頻繁,他的膝蓋等部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但王亞強說他不會因此停止挑戰(zhàn)。他想征服戈壁,征服沙漠,他想帶著對長跑的愛永遠走下去。
2016年校運會,王亞強因為腳上有傷無法做充足的準備,第一天參加5000米的時候膝蓋支撐不住,只能靠打肌力貼來減少肌肉的疼痛,最終堅持跑完了全程。對于經(jīng)常跑馬拉松和越野賽的王亞強來說,5000、10000米難度并不大,更難的其實是訓練,“比賽只需要在跑道上跑25圈,訓練時每周要跑250圈,100公里,周而復始。賽場上沒有奇跡,你總是比你想象的付出更多。對我來說,跑步是一種信仰,要做的就是堅持。”
而對于毅力的培養(yǎng),王亞強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擁有非凡的毅力,區(qū)別就在于興趣。我們?nèi)绻龊靡患拢鸵欢ㄒ囵B(yǎng)自己對這件事的興趣,讓事情的內(nèi)在魅力吸引自己,而不是簡單地把它完成。就像跑步,很多同學意識不到跑步對自己是一種幫助,只把它當作一個任務(wù)來完成,所以心不甘情不愿。只有有了興趣,才能更好地堅持下去。
平時,王亞強會花一些時間通過看書等方式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并將其運用到學習生活中。所以,他在學習、社會工作等方面都沒有落下,多次獲得校優(yōu)秀學生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浙江省高校“尚德學子”獎學金,擔任過陽光樂跑俱樂部副主席、甲殼蟲跑團創(chuàng)始人、杭電巢客咖啡合伙人等。他說:“時間要靠我們自己去擠,把做無用的事情的時間用到刀刃上,真真正正地把時間用到極致,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義的,而不是浪費和揮霍自己寶貴的青春。”
賽場上毫無保留地用激情與毅力奔跑,生活中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積極努力,王亞強把人生的每一天都當作新的起點,向著美好的未來堅定前行。“努力學習,做時間的朋友,多做一些時間越久意義越大的事情。”王亞強用這句話與學弟學妹們共勉。(孫岱岳 洪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