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粗又大又黄又爽的免费视频,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午夜

學人

2024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陳科明:“修煉”市場“真經”,一舉奪得國家創新挑戰賽最高獎
作者: 來源:學校新聞部1 時間:2017-12-29

“我們擁有很多客戶,而且我們的產品都‘量身定制’的。在未來,只要點擊進入灌區遠程控制管理系統,輕點鼠標,放水閥門便會自動打開,水就會不斷流進稻田或是進行噴灑了。”

在上周五浙江衛視《新聞深一度》節目中,我校電子信息學院副教授陳科明侃侃而談。這個年輕帥氣的科技咖還有一個身份——杭州軌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被衛視新聞節目聚焦,是因為他的“灌溉設備遠程運維系統—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剛剛在科技部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創新挑戰賽中,決賽現場PK掉一家業內頗有影響力的“實戰派公司”,獲得大賽最高獎“金點子獎”,拿到10萬元獎金,贏得現場評委一致好評。

“最大的收獲還是來自現場評委的肯定,他們說來自高校的我,打破了他們曾經有的高校科研工作者曲高和寡不夠務實的陳見。我對用自己科研成果轉化經營公司、助力中小制造型企業設備進行產品智能化升級的道路更自信了。”陳科明告訴記者。

 1_副本.jpg

科研工作者跑了半年市場,為什么?

陳科明可謂代表了新時期高校教師的新趨勢。他們熱愛教學、關注技術成果轉化,有的還用自身技術優勢開了公司。看了陳科明身上“總經理”“杭電寧波技術轉移中心主任”的頭銜,不要以為他“不務正業”,他其實花了很多時間在學生身上,對學生是有求必應,多次指導學生獲得全國電子設計大賽金牌,是校園公認的“金牌導師”。

“不安分”的陳科明,去年在教學帶研究生之外,在浙江各地暴走了近1年。背后有何隱情?

2014年,陳科明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開始時,他把產品開發重點放在智能家具上。“當時想的挺好,認為以自己在電子信息技術上多年積累,肯定能開發出爆款產品。”陳科明很快發現自己有些一廂情愿,“智能家具當時其實是‘外熱內冷’,概念很火,但并非家庭剛需。”被市場“教訓”的陳科明,第一次對“市場”有了刻骨銘心的體驗。

作為學院派,陳科明知道,自己在市場理解上先天不足。他找來做企業有成功經驗的志同道合者做合伙人。痛定思痛,他和這位“實戰派”在2016年下半年扎身浙江各地,相當于“掃了”麗水、衢州等經濟基礎較弱地區,見了數百位中小企業老板。在大量市場調研基礎上,陳科明越來越堅定自己的判斷:浙江中小民營企業發達,但制造產品結構轉型升級挑戰很大。為浙商制造公司提供“設備產品智能化解決方案”,不僅市場潛力大,而且是剛需。

在和一位衢州老板的談話中,陳科明形成了“找剛需就是找目標客戶痛點”的理念。這家生產設備的企業有十幾年歷史,在全國市場占據很大份額,近年來業績增長緩慢。“新的增長點應該放在產品智能化上,產品智能化升級要有一支研發團隊支撐,但企業在衢州,并非中心城市,引進維護專家隊伍幾乎不可能,而且成本太高。用切實可行的辦法獲得研發力量,實現制造產品智能化升級,真是痛的不能再痛的痛點。”陳科明的團隊為這家企業提供“設備產品智能化升級解決方案”,以企業間合作的形式解決了這家企業的難題。“我們企業相當于這家企業的研究院,他們又沒有增加多少成本,合作很快達成。”陳科明談起來信心十足。

“高校科研工作者不能對自己的研發成果太自戀,要對市場有謙卑之心,跑了大半年市場,我越來越感受到,也要用市場剛需倒逼高校研究。”陳科明還給出了中國創新挑戰賽上PK掉“實戰派大公司”的原因,“我們是學院+實戰派,我們的產品就是解決浙商痛點的”。

 

 “市場讓自己變得更有定力”

“高校老師很多是學霸,也有很多是科研牛人,但切不可對自己的研發產品太固執,”陳科明說,在與市場打交道的這幾年,越來越感受到中小企業主的“牛氣”“不容易”。

陳科明告訴記者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一次去麗水接觸到一個中型企業老板。這家企業為溫州飛科公司提供上游產品,就是為電動剃須刀生產充電器,“一家看起來不起眼的公司,其實很成功,老板文化程度其實不高,最讓人嘆為觀止的還是,他們的生產設備全部是自主研發,科技水平甚至可以申報國家科技大獎,”陳科明說,雖然沒有達成合作意向,但自己對市場有了更深敬畏,“不能對自己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太自大,唯有多看多創新,才能不被市場大浪拍死在沙灘上。”

正是勇于在市場上游泳,陳科明和自己的團隊變得“筋骨矯健”,“雖然市場殘酷,但我們對自己的研發和產品還是很有信心”。他舉了一個“市場也讓自己變得有定力”的例子。杭州有一家規模不小的制造公司。公司老板經朋友介紹前來拜訪陳科明,陳科明在談了“設備產品智能化解決方案”后,這位老板當時很有興趣,走了后沒有回音。半年后,這位老板又來找陳科明,雙方達成合作意向。一個月后,這家公司制造產品智能化升級后銷路很好,產品升級成功。這位老板在興奮之余吐露了自己的“囧事”。原來當時與陳科明聊天后,他找到與自己合作多年的一位工程師,“將陳科明的產品智能化升級方案付諸實施”,這位工程師不可謂不努力,但折騰半年后,不僅毫無進展,而且耗費了大量投入。最后只能又找陳科明“另起鍋灶”。“我們的智能化解決方案經過市場淘洗,不同領域的專家協同開發,研發模塊間無縫對接,看門道模仿是做不出好產品的。”“浙商企業轉型升級,不能再有路徑依賴心理,要相信高校研究院研發的力量,我們這些年做的,正在改變市場對我們的陳見,高校研發也能接地氣,能主動接受市場檢驗和磨礪。”陳科明一說起自己的“市場真經”,就兩眼冒光。(程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