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
人物檔案:蔡佳宏,中共黨員,信息工程學院2013級英語專業本科生。曾任院科學技術聯合會副主席、班級宣傳委員,多次被評為優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學習成績優異,獲得6次校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并獲2016年度國家獎學金。曾獲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外文組)二等獎、浙江省大學生電子商務競賽二等獎、浙江省大學生統計調查大賽二等獎、“外研社杯”閱讀比賽浙江省三等獎。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曾獲校“十佳創業之星”、暑期社會實踐校“優秀團隊”和“先進個人”、杭州西湖金獎進青年“貢獻獎”(前1.5%)、“G20杭州峰會優秀志愿者”等榮譽。
校十佳大學生蔡佳宏一直篤信這樣一句話——“凡是心有所想,必定身體力行”。大學四年,他以這句話為指引,在學習、競賽、志愿服務、興趣愛好之中,用行動成就最好的自己。
志愿服務讓我快樂
在蔡佳宏獲得的眾多榮譽中,最讓他看重和自豪的是和志愿服務相關的獎項。
2016年9月,杭州迎來G20峰會。經過層層選拔,蔡佳宏如愿成為了一名“小青荷”,為G20杭州峰會第四次協調人會議提供志愿服務。蔡佳宏的服務地點是在杭州蕭山機場的邊防檢查站,那里關系著出入境安全和國家形象,蔡佳宏尤感責任重大。“Welcome to Hangzhou!”操著一口流利的外語,蔡佳宏在一次次的鞠躬與引導中,迎接著來自各國的代表,也解決著各種突發狀況,比如幫助只會葡萄牙語的代表填寫入境卡,引導身體不適的日本友人就醫……服務期間,因表現出色,蔡佳宏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杭州邊檢站優秀志愿者”稱號,并獲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頒發的“優秀志愿者”證書。
“比起課堂學習,志愿服務讓我更加能夠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不僅僅是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也是對自己思維方式的糾正。”對蔡佳宏來說,每次志愿服務活動都有新的體會,就像參加G20杭州峰會,他深切體會到了祖國所給予的自豪感。
蔡佳宏做志愿者,始于一次宣講會。當時,懵懵懂懂的他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參加了在車站分散客流的志愿服務活動,“人很多很亂,有時候真的感覺忙不過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說話口音,交流也是個問題。一下子要解決很多人的問題,挑戰真的很大。”回想第一次志愿服務經歷,蔡佳宏至今感慨不已,“不過能夠幫到他們,我真的很快樂。”
“快樂”讓蔡佳宏的志愿者之路不斷向遠處延伸,從圖書館到機場、車站等處,都留下了他忙碌又快樂的身影。“今后,無論是繼續深造還是踏入社會,志愿服務這條路是不會停止的,我會繼續做一名志愿者,為人們服務。”蔡佳宏目光堅定地說,“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到東京奧運會去做一次志愿服務,也希望能來一次轟轟烈烈的義工旅行。”
競賽的世界很苦也很美
志愿服務不僅讓蔡佳宏在付出中收獲著,也為他開啟了競賽這扇新世界的大門。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浙江圖書館志愿服務的蔡佳宏結識了熱愛閱讀的盲人按摩師劉先生。被他的好學精神深深打動,蔡佳宏和小伙伴們萌生了設計一款盲人電子書的想法。經過實地考察,他們開發了iTouchreader盲人閱讀器,并在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中取得了國家二等獎的好成績。賽后他們及時進行了總結改進,又在之后的電子商務大賽省賽和國賽中分別獲得一等獎。“盡管項目還有待完善,但我們希望有朝一日這個產品能走上市場,早日實現中國1400萬盲人的閱讀夢。”對于這個項目的未來發展,蔡佳宏充滿了期待。
大二至大三的大部分時間,競賽都是蔡佳宏生活的主旋律,服務外包大賽、統計調查大賽、英語閱讀競賽……“剛開始,因為知識涉獵得不夠廣、技術不夠扎實,對于報名參加學科競賽我還是有些猶豫的,是輔導員和指導老師毫無保留的信任激勵著我堅持到底。”成功沒有捷徑,參加浙江省大學生統計調查大賽時,蔡佳宏碰到了技術難題,就跑到圖書館埋頭苦讀,從一本書到另一本書,從一個書架到另一個書架,如饑似渴地汲取著知識和前人的經驗,“有的時候只要多堅持一下,你就會發現成功的方法就在下一頁。”
組隊參賽,團隊成員間的團結協作尤為重要。備戰浙江省大學生電子商務競賽,團隊遇到了更大的考驗,“那個時候我們的團隊差點就散了。”因為項目理念沖突,隊友間產生了很大的矛盾,冷戰夾雜著相互責備,團隊的存在岌岌可危。“最后我們每個人都退了一步,團隊這才重新開始動了起來。”之后的每一次競賽,隊員們都能將團隊利益放在第一位,團隊因此變得更加強大了。有幾次技術上出了差錯,耽誤了備賽的順利進行,隊員們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干勁,不分晝夜地趕進度,“困了就借隊友的肩膀瞇一會,很多個夜晚都是在辦公室里度過的,是我們骨子里的這股拼勁一起鍛造了那些獎杯。”
成功貴在堅持
和其他十佳大學生一樣,蔡佳宏在學習方面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不管學生工作和科研競賽再忙,蔡佳宏對于學習的態度向來一絲不茍,“學習一直是我大學生活的重中之重。”
剛入學時,蔡佳宏經歷過一段時間的迷茫期,“看到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特長時,內心還是有過那么一點點自卑的。隨著學習成績的不斷提高,自信心也慢慢積累起來了。只要你想去做,你就一定可以做到。”正是憑著一股信念,蔡佳宏每個學期均獲校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綜合成績四個學期排名第一。“那個時候,室友之間流傳著一句話,每天叫醒我們的不是鬧鐘也不是夢想,是寢室長吹頭發的聲音。”蔡佳宏調侃道。
因為學的是英語專業,學習之余,蔡佳宏也會主動去接一些翻譯項目鍛煉自己,內容涵蓋文學、法律、科技等,有時他也會找一些小信件練手。“每天都會擠出一些時間去寫一點,哪怕只有一小段。”幾年下來,蔡佳宏的翻譯字數達到了12余萬字。
考研,是蔡佳宏給大三以后的自己定下的一個目標。從決定好的那天起,蔡佳宏每天嚴格按照日程安排走,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學習計劃,“從早到晚泡在圖書館里,回到寢室后特別疲憊,有時很想多刷一會手機,天氣不好時也動過不去圖書館的念頭,但對比自己和其他考研同學的差距,估算著自己與理想的距離,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事實證明,這些堅持都是值得的,他用優異的表現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既然決定了就不要后退,考研成功的秘訣在‘堅持’二字。每天定一個小目標,用心、踏實做到位,很多東西都是水到渠成的。”
“杭電真的很棒,我在杭電,我很驕傲!”采訪最后,蔡佳宏想表達一下對母校的感謝之情,“杭電的優秀人才真的很多,祝愿每一位校友都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輝煌的成就。”(顧彥 韓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