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
人物檔案:吳沛,信息工程學院2012級軟件工程專業(yè)本科生。曾任文一校區(qū)青協(xié)主席、班級組織委員等,多次獲校優(yōu)秀學生一等獎學金及“三好學生”、省級優(yōu)秀畢業(yè)生等榮譽,獲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曾獲商業(yè)精英挑戰(zhàn)賽全國一等獎、電子商務大賽全國三等獎和省一等獎、服務外包大賽全國三等獎等7項省級以上獎項。獲學院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計劃立項項目2項,發(fā)表會議論文1篇。擔任青協(xié)主席、組織委員期間,團隊3次獲市級表彰,班級2次獲評優(yōu)秀班集體。在暑期社會實踐以及演講、辯論等各類文體比賽中多次獲獎。
校“十佳大學生”吳沛長相清秀,看起來文文靜靜、柔柔弱弱的,一副鄰家乖乖女的樣子和妥妥的學霸人設。然而一開口,卻完全顛覆了我們的第一印象。吳沛講話語速很快,但邏輯非常清晰,時不時會爽朗地笑出聲來;喜歡背包旅行,熱愛冒險,是個不折不扣的女漢子。
回望四年大學生活,吳沛坦言自己過得很好,沒有人逼自己,喜歡做什么就去做,沒有任何遺憾。
越努力越幸運
吳沛學的是軟件工程專業(yè),進大學之前,一周能上一節(jié)電腦課的她壓根沒想過電腦上用的那些軟件都是由代碼編譯而成的。于她而言,這是一個全新的知識領域,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勤能補拙,吳沛一直堅信這一點。進入大學后,她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利用課余時間補習同學們在高中就已學過的計算機理論,刻苦鉆研專業(yè)知識。
大二時,吳沛開始接觸學科競賽,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第一次參加電子商務大賽,吳沛和兩個女同學組隊報名,在參賽者基本都是男生的大環(huán)境下,她的團隊得到了不少贊美。因為團隊成員的學習成績本就是系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答辯時也能輕松地回答出老師的提問,指導老師也很滿意她們的文本,所以對于拿到省賽一等獎,她們是成竹在胸的。及至比賽結(jié)果公布,三個人的心情就像坐滑梯,瞬間從云端跌落到谷底。省二等獎,成績也很可喜,卻遠未達到三人的預期,濃濃的失落感涌上心頭。
她們曾反復地從失敗中找原因,直到第二次參加電商大賽時,才恍然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在坐井觀天。從參賽隊伍較少,競爭并沒有想象得那般激烈的文一校區(qū)來到競賽氛圍更加濃厚的下沙校區(qū),與眾多優(yōu)秀的隊伍切磋時,她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與差距。環(huán)境的改變對團隊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導師最大限度地給每支隊伍挑刺,使得團隊的實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之后,她們?nèi)缭改玫搅穗娮由虅沾筚愂∫坏泉劇⑷珖泉劊虡I(yè)精英挑戰(zhàn)賽全國一等獎、服務外包大賽全國三等獎……在競賽的路上,吳沛走得越來越輕松,信心也不斷提高。在天津參加商業(yè)精英挑戰(zhàn)賽的時候,晚上就要進行全國一、二等獎的答辯,下午她們?nèi)栽跉舛ㄉ耖e地打牌,這種自信是成熟的產(chǎn)品和豐富的答辯技巧帶給她們的,最終她們很順利地獲得了全國一等獎。
參加過學科競賽的人都知道備賽的艱辛與不易,吳沛對此卻談得很少,她把成績的取得都歸功于老師和隊友。離開學校的吳沛很懷念第一次參加比賽的樣子,每天通宵趕文本,積極找老師咨詢,不斷改進ppt和文案,那種為了夢想拼搏的狀態(tài)真的很棒。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吳沛是個“心很大”的人,喜歡幫助別人的她在選擇社團時,也有自己的一套“歪理”。她覺得,學生會之類的社團組織,面向的都是學生,而她要參加的社團必須面向整個社會。于是,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就成了她不二的選擇。
大學期間,吳沛做過杭州低碳館、西湖音樂節(jié)、西湖秋韻菊花展的志愿者,作為組織者參與過黃龍體育館的多場演唱會的服務工作,服務時長超過250小時,足跡遍布杭州各個角落。個人因此獲得校“十佳志愿者”稱號,團隊獲得3次市級表彰和多次校級、院級表彰。
吳沛坦言,自己最初選擇做志愿者,是有一點借著志愿服務活動到處走走看看的私心的,但在志愿服務過程中,自己逐漸感受到了做志愿者的意義。所以每一次志愿活動,吳沛都盡心盡力,去感受過程中的快樂。到世界各地旅行時,吳沛也不忘做義工,“一邊做義工,一邊旅行,多好!”
問及最喜歡的志愿活動,吳沛連說沒法選,“每一次志愿活動都可以和不同的人交流,每一次體驗都不一樣。”服務大型演唱會時,來了韓國明星,會有控制不住自己的志愿者小伙伴離開工作崗位跑進去看演唱會,讓吳沛哭笑不得;在貴州支教的日子,雖然艱苦卻收獲了很多的溫暖和感動;在杭州青少年宮做哥哥姐姐服務隊時,想到貴州的那些孩子們,看到不同生活環(huán)境形成的巨大反差,吳沛心里頗多感觸;在醫(yī)院服務的時候,看著病人焦慮的狀態(tài),盡管知道結(jié)果卻不能說出來,這些感受都讓吳沛記憶猶新。
工作后的吳沛空閑時間少了,也很難像在學校時組織到許多人,但是她說自己不會放棄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
喜歡就去做
外表文靜、學習上認真刻苦、做志愿者一本正經(jīng)的吳沛,其實是個骨子里充滿了冒險精神、很能“鬧騰”的人,喜歡到處去玩去逛,品嘗各式各樣的美食。大學里,除了學習和做志愿者,她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旅行,去過墨爾本、香格里拉、黃金海岸、布里斯班、巴厘島等國內(nèi)外很多地方,有時候一邊做義工一邊旅行,“主體是我一個人,但身邊的人總是在換,所以不會覺得孤單。”
有一次吳沛去跳傘,要簽一張合約,但是有很多字看不懂。吳沛覺得自己應該打一個電話給家里,卻又不敢打給父母,就撥通了一個朋友的電話,說“要是我死了,就幫我照顧我爸我媽”,弄得朋友一頭霧水。一個人的旅行中,遇到過不少麻煩和困難,比如火車突然停運之類的,吳沛卻把它們當作旅行中的樂趣,這些麻煩而有趣的事情,很對喜歡冒險的吳沛的口味。
吳沛的執(zhí)行力很強,想做什么就會去做,“剛進大學的時候,看到校園里展示了很多優(yōu)秀的學長學姐,有的拿了競賽的國獎,覺得好厲害呀,就想著自己也要去做,然后就做到了。”
吳沛很欣賞有毅力一直做一件事的人,但她更喜歡天馬行空的生活,她曾經(jīng)考過潛水證,有過導演夢,還染過一頭紅發(fā)。大學四年,吳沛始終保持著這種真性情,保持著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對于未來的發(fā)展,吳沛的回答很耿直:“還沒有做到的事就不要提吧。”
十佳評選的舞臺上,吳沛曾說,腳踏實地,才能仰望星空,大學四年,她正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前進著。前路漫漫,愿她繼續(xù)堅實踏下每一步,朝著向往的未來邁進。(校報學生記者社趙文月、葉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