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粗又大又黄又爽的免费视频,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午夜

校友

2024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賴偉德:“重組專家”是這樣煉成的
作者: 來源:新聞網 時間:2014-06-25

人物名片:賴偉德,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我校前身)2781班學生,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學碩士,現任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以“熊貓”為商標的南京熊貓電子集團公司也是中國電子工業的寶貝。作為中國電子行業的第一個馳名商標,“熊貓”也曾不斷創造出中國電子工業發展史上一個又一個“第一”。然而幾年前,南京熊貓曾一度陷入困境,負債60多億元,由于種種原因導致發展步履艱難。2007年5月,南京中電熊貓信息產業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將南京熊貓集團與其他六家電子信息企業進行重組,接下這個重擔的正是我們杭電校友——賴偉德。
  經過近5年時間的整合重組,賴偉德帶領中電熊貓走過了一段艱難歷程,實現了預期的目標。老國企歷史上留下來的債務減少了20多億元,清理核銷了50多億元的不良資產,安置了2萬多名在冊員工……
  提起現在的熊貓集團,南京人臉上和心里無不充滿了自豪與欣慰。中電熊貓下一步將主打“液晶顯示產業、電子裝備、電子元器件、現代服務業”四大產業,“十二五”期間產業規模要達到600億元。“重振熊貓品牌”,賴偉德正是那個不斷把理想之花升華為希望之果的行動者。

寒窗苦讀終成大器
  現年56歲的賴偉德于1958年12月出生在浙江省寧海市大佳何鎮和平村。不久,就碰上困難時期。“我們這一代是生在最困難的時候,長在動亂的‘文化大革命’年代,工作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人生這一路走來,有了這些經歷,覺得沒有更大的困難能阻擋我們,沒有更辛苦的地方是我們去不得的。”和很多出生成長在那個年代的人一樣,賴偉德覺得青少年時期的生活經歷,成為了他人生中最寶貴的一筆財富。
  因為家里只有兄長和他兩個孩子,父母對賴偉德的管教也就更加嚴厲。少年時期的賴偉德一心撲在學業上,在原橋頭胡民主中學求學期間就一直擔任班長。1977年,他不負眾望,以全寧海第一的成績考上了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我校前身)的大專財務專業。“專科畢業后我到了北京,覺得學歷不夠,剛好中國人民大學招在職的學生,所以當時就到人大函授學院念工業經濟,1986年畢業出來也是本科生了。”
  賴偉德在求學路上走了很久,“畢業以后覺得還不行,我又再次回到母校攻讀碩士,念的是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學。”這次畢業之后,賴偉德被分配到當時的國家機械工業部,主要負責管理國家發展基金工作。這一待,就是15年。

重組專家嶄露頭角
  吃著安穩飯,想著折騰事。“說句實話,在機關里面工作,公務為主,很難有成就感。但做企業就不同了,做企業是一種創造性的工作,要有激情,能體現和實現更多的自我價值。”
  多年里,賴偉德一直期待著自己能去商海里一試身手。1996年,期待已久的闖蕩機會終于來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后,讓他去中國電子租賃有限公司當總經理。
  當時,中國在改革開放后遭遇了第一次金融危機,電子租賃公司負債20億。公司大批前任高層紛紛落馬,債主上門討債,職工要錢吃飯……面對這個岌岌可危的企業,賴偉德當時覺得自己一腳踩進了爛泥地。怎么辦?只有迎難而上!商海無情,這一切都給賴偉德上了印象深刻的第一課。
  盡管已過去了好多年,但賴偉德說起當年開展電子租賃公司重組之事,往事艱辛歷歷在目。“什么叫危機,什么叫刀光劍影,什么叫血雨腥風,我都感受到了,我甚至都掉了眼淚。”賴偉德回憶往事,說到動容,“冤枉的事情、歪曲的事情、確實很難辦丟面子的事情,反正什么都干了,打過130多個官司……”一直到2001年初,電子租賃公司債務結清,賴偉德才回到中電集團。雖然這一次的重組在外人看來已是功德圓滿,但他自己并不滿足,總覺得應該可以有更好的結果。
  2001年,剛剛回到中電集團的賴偉德屁股還沒坐熱,集團領導又找上他,希望他去收拾另外一個爛攤子——重組中國深圳彩電總公司。“9.7億的負債,6個億的擔保,這個公司基本上被折騰光了。最后重組的結果,我們不僅沒有賠擔保的錢,還賺了3、4個億。”這一次重組的成功,讓賴偉德在業內擁有了不小的名氣。
  經過了兩次歷練,賴偉德也得了個“重組專家”的美名,為他今后重組“熊貓”打下了扎實基礎。
  2005年,集團總公司傳出風聲讓賴偉德去中電熊貓,身邊的朋友都勸他,這個爛攤子實在太大了,讓他別去自討苦吃。而賴偉德卻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大家都覺得這個事情不好弄。在來南京之前,我也知道這事困難重重,但我仍是愿意來。因為我覺得我們有能力來做這個事情。而且,做人做事不能總是重復自己,我要創造一個新世界!”

重組“熊貓”再立新功
  戰略上要藐視困難,戰術上必須重視困難。賴偉德頭腦很清醒,成績只能證明過去,重組“熊貓”的硬仗還得一個一個去打。“成功的重組有很多因素,‘讀懂’企業,發現價值,十分重要”。賴偉德深知集團并不是企業之間的簡單疊加。到任后,他開始跑基層展開全面調研,為經營不善的企業會診把脈。
  重組之初,有領導問賴偉德,企業重組什么最難?“解決員工就業安置最難。”當時他是這樣回答的。再難也要干。沒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完成2萬多名在冊員工的安置工作的。個中的辛苦、壓力、困難、挑戰,是常人無法想象的。但賴偉德挺過來了。“重組有不同的模式,有的是把優良資產剝離出來,有的是把優良資產注入企業,要根據不同情況制定重組方案。”這一路,資產重組、資源整合,哪一樣都不是輕松活。
  企業重組除了資產、業務重組外,還意味著不同文化的融合,這往往會帶來公司治理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難題。2007年,賴偉德接手將南京熊貓與6家國有電子企業重組成中電熊貓。2008年,中電熊貓收購中電大成公司。“當時我們確實存在著8家企業9種文化的現象,但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現在我可以自豪地跟你說,中電熊貓重組的8家企業只有一種文化,那就是‘中電熊貓文化’。”針對8家企業的實際情況,賴偉德提出了“業務重組專業化、資產重組證券化、債務重組集團化、人員重組市場化、文化重組現代化”的“五化”原則,最終成功融合形成了中電熊貓“創新、協同、效率、奉獻”的企業精神。
  有的企業在重組中打得頭破血流,為什么中電熊貓沒有?賴偉德笑著表示,并購重組,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企業走到要重組的地步,一般是產品出問題,財務出現危機了。在處理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中電熊貓的成功有三點:一是人用對了,兩級班子堅強有力;二是事辦對了,公開、公平、公正,依法合規;三是整合重組后企業發展了,員工收入提高了。

出力重振“熊貓”品牌
  通過近5年的整合重組,中電熊貓的競爭力得到極大提升。“多少代人想要把南京這一塊整合成一個公司,小賴,終于在你這里完成了我們多年的愿望。”賴偉德轉述了老一輩人對這件事的評價。在他們眼中,年輕的“小賴”的確不負眾望。
  我國是彩電生產和消費大國,但液晶電視用屏基本靠進口,“命脈”掌握在境外少數大企業手中。2011年3月30日,中電熊貓液晶面板6代線投產。這是南京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國平板產業界的大事,標志著我國液晶電視屏開始打破跨國企業的壟斷。中電熊貓從6代線切入面板制造,起點較高,而且從開工到投產只有17個月,工程建設周期創造了紀錄。“作為國企,我們有責任迎頭趕上,肩負起完善彩電產業鏈的重任。”說實話,做實事,是賴偉德的風格。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廣大農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液晶顯示產品正以迅猛速度替代傳統的CRT顯示產品。國家每年花費在進口液晶面板上的外匯高達400億美元。全國約有數億臺存量CRT電視機需要更新換代。我國企業才剛剛開始生產液晶電視面板,要走的發展之路還很長。”說起這些,賴偉德痛心疾首。
  高世代線投產后,液晶顯示產業成為中電熊貓新的支柱產業。在談及6代線時,賴偉德如數家珍:按“十二五”的目標,到時他們的液晶產業規模將達到400億元,電子裝備100億元。未來中電熊貓將發展以液晶面板為核心的消費電子。液晶面板產業及相關上下游產業的啟動,會給重振熊貓帶來良機。
  聽起來有點復雜。說白了,中電熊貓用比鳥巢更多鋼材造了一片新工廠,用每天100萬元的電費開銷,用65萬千瓦機組,用3萬名在職員工研究發展液晶顯示產業。為的是,國家不必花大錢進口液晶面板;為的是,全國老百姓能用上價格便宜、質量過硬的液晶國貨。

成功之道在于“三專”
  面對中電熊貓今日的成就,賴偉德謙遜地表示,這完全得益于集團確定的戰略目標,得益于正確的市場決策,得益于深厚的技術積淀。
  但我們知道,成功絕非是偶然的。賴偉德對此有何經驗可與母校的師生分享呢?“要想成功,首先,一定要有這方面專業能力的人來做這個事情。第二,要用心,投入120%的精力去做。第三,要有理想,要有志向,只要是對的,瞄準了就要一步一個腳印不動搖地堅持到底。”他笑著道出了他的為人處事“三專”原則,那就是專業、專心、專志。
  交談中,賴偉德談吐自信從容,態度親和儒雅。不用筆記,不看資料,他說想起往事,總結理論,擺出數據,樣樣清晰準確。他就像是一臺計算機,內存豐富,高速運轉,整天為集團的現在與未來的生存和發展運籌帷幄。
  如今,中電熊貓經銷點遍布全國,新熊貓新形象正走進千家萬戶。南京這個電子工業老基地因為有了中電熊貓倍添轉型升級活力。而讓我們更引以為豪的是,發動這個強大引擎的人正是我們的校友賴偉德。我們也期待著,一個民族的高品質的“熊貓”在不遠的將來走向世界。(校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