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人
人物檔案:盧峰,理學院學工辦主任,學生黨支部書記,校心理咨詢師,校戲曲社指導教師,自2001年開始在我校從事輔導員工作至今。承擔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養(yǎng)、形勢與政策、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課程教學。曾獲省優(yōu)秀社團指導教師、省高校團干部掛職地方縣級團委工作先進個人、省“兩項計劃”先進工作者、省首屆輔導員職業(yè)技能競賽二等獎、校優(yōu)秀政工干部、校優(yōu)秀輔導員等眾多榮譽,多篇論文獲得省高校輔導員工作創(chuàng)新論壇和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yōu)秀論文獎。近日榮獲“2012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

他是資深的心理輔導和職業(yè)指導教師、知名的校園網絡達人,他還是校越舟戲曲社的開創(chuàng)者、掛職西部的優(yōu)秀團干,他就是我校輔導員盧峰。
2001年,盧峰進入杭電,成為一名輔導員。12年來,他始終踐行著一名輔導員的育人使命,特別注重心理育人、藝術育人、網絡育人,以真誠打動學生,用真情引導學生,以真心關愛學生,與學生在愛的感受中一起成長。他所帶的學生累計獲得國際、國家級獎項30余項,省級獎項120余項,其中不乏“省十佳大學生”、國際數(shù)學建模競賽特等獎、國際程序設計競賽中國賽區(qū)金牌等重量級獎項。
走進學生內心世界,以專業(yè)知識服務學生
2001年9月,正式擔任輔導員的第一天,盧峰就接到通知說一名來校報到的廣西籍新生在火車上精神恍惚,還把列車員的耳朵咬傷,要他去火車站處理。在幫扶該生走出困境的過程中,盧峰深感輔導員具備專業(yè)技能的重要性,于是積極學習心理學等知識,并取得國家心理咨詢師和國家職業(yè)指導師資格,成為學校第一批兼職心理咨詢和職業(yè)指導工作者。
在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盧峰已累計咨詢個案500多例,多次成功干預和化解學生心理危機事件。長期陪伴抑郁癥學生平穩(wěn)度過大學時光、定期訪談和評估治療后返校學習的學生狀況……這些經歷讓他在以專業(yè)技能服務學生的道路上不斷收獲和成長。
作為學院心理輔導站站長,他創(chuàng)建了心理委員“知心工作坊”工作平臺,推出了新生班級團體心理輔導、心理主題班會、心理健康知識競賽、網絡成癮學生“歸心計劃”、貧困生“扶貧、扶心、扶成才”工程等活動。在他的努力下,心理健康知識競賽在全校范圍內火熱開展,每年吸引300多支參賽隊伍、1000余人參加,成為學校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校園品牌活動之一。“他是學工隊伍里出了名的心理專家和創(chuàng)意高手,點子多,成效好,我們經常向他要活動材料學習取經”,同事這樣評價他。
他還總結了一套“深度輔導”的育人方法,結合心理咨詢傾聽與共情等技術,從發(fā)掘學生的閃光點入手,努力做學生身邊的有心人,為全體學生提供心理援助和成才指導。多年的談心談話經驗,使得他在面對學生學習壓力、情感糾結、前途迷茫等各種問題時總能應對自如、有所成效。來自北方農村、家庭經濟困難的狄同學,不幸患上纖維肌痛癥,嚴重影響了學習和生活。得知情況后,盧峰及時幫助該生向專家尋求治療方案,不斷給學生以支持和鼓勵,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該生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以超出常人的勇氣和努力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榮獲2010年浙江省國家獎學金特別評審第一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國家獎學金頒獎大會時,該生給他傳來現(xiàn)場照片,動情地說:“老師,我要真心地感謝您,沒有您的幫助,就沒有我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更不會有我今天的成就!”
十多年的專業(yè)技能積累,也使得他在2012年參加浙江省首屆輔導員職業(yè)技能競賽時脫穎而出,榮獲全省第四名。特別是主題班會參賽環(huán)節(jié),他將自己所帶的畢業(yè)班文明離校主題班會創(chuàng)造性地融入團體心理輔導技術,創(chuàng)新班集體建設載體,設計與引導畢業(yè)生自我感悟,激發(fā)畢業(yè)生愛校榮校意識,得到了專家評委的一致好評。
弘揚傳統(tǒng)文化精髓,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說到越劇,多數(shù)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溫婉清麗的江南女子形象,而很難與一個高高大大、略顯粗獷的男子聯(lián)系在一起。然而,正是這樣的一個他,癡迷戲曲藝術,從2002年初帶領學生成立校越舟戲曲社開始,每周五晚上都會準時出現(xiàn)在文化活動中心練功房,指導學生唱念做打,籌備一年一屆的大戲。《新打金枝》《盤妻索妻》《一縷麻》等都是戲曲社傾情奉獻給全校師生的年度藝術盛宴,成為一道獨特的校園文化風景線。
他還經常組織社員們前往專業(yè)越劇團觀摩學習、開展戲曲藝術調研、送戲到社區(qū)到企業(yè)到農村,越舟戲曲社也榮獲“省級優(yōu)秀學生社團”和“省級大學生藝術團”稱號。正是他堅持不懈地弘揚傳統(tǒng)戲曲文化,帶動了一大批戲曲愛好者,培養(yǎng)了一批藝術新人,學生曾獲浙江省大學生戲曲大賽銀獎、銅獎5項,全國電視越劇票友大賽入圍獎2項,3名學生畢業(yè)后還加入了群眾性越劇團。
2012年,浙江省越劇著名旦角、國家戲劇梅花獎得主舒錦霞應邀走進杭電,為戲曲社十周年開設藝術人生講座時曾熱情鼓勵他:“盧老師對越劇指導和傳播的這份熱心很難得,希望能堅持下去,讓傳統(tǒng)戲曲藝術的受眾面更加知識化、年輕化。”戲曲社現(xiàn)任社長談到盧峰時激動地說:“我剛入校時什么都不懂,沒想到跟隨盧老師兩年多,我也愛上了戲曲,也許今后要和越劇結緣一輩子了。”
除了戲曲指導,盧峰還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文體活動,班級趣味運動會、一二?九大合唱、學院年度表彰晚會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擔任學院分團委書記期間,他組織策劃的校園文化精品培育項目風箏節(jié)成為全民娛樂的大型活動,從“放飛夢想”、“青春飛揚”到“我與天空有個約會”,風箏節(jié)在不同主題中熱熱鬧鬧地走過了10屆的歷程。很多學生對風箏節(jié)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小時候放風箏是樂趣,在學校放飛風箏卻是難忘的回憶,很想在新的風箏節(jié)時回來感受感受”,一些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畢業(yè)生在與他QQ交流時,總會提到此事。
善用網絡新媒體,積極倡導正能量
作為一名網絡達人,盧峰接觸和使用網絡的時間早、介入深。2002年高校學生在網大論壇熱議大學排名時,他已經是網大杭電版的版主,總能適時平息大家的爭論,引導大家把問題轉移到給學校發(fā)展出謀劃策上來。作為學校網絡宣傳員,他經常混跡在被評為全國高校百佳網站的學校“紅色家園”論壇中,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和學生交流,對學生網絡失范現(xiàn)象及時加以制止和引導,認真解答學生的各種問題。幾年下來,他的發(fā)帖量超過上萬條,他的網名曾被學生評選為杭電論壇十大著名ID。
學生們都說:“盧老師有兩個辦公室,一個在第六教研樓,一個在網上。”原來,他總能及時找到心情低落的學生了解情況,及時看望生病的學生,給過生日的學生發(fā)短信,提醒某某學生少玩點游戲、多出去運動等等。起初,學生們都很詫異,輔導員是怎么第一時間知道的呢?他笑而不語。久而久之,學生們戲稱他為“網絡幽靈”。盡管如此,學生們還是喜歡通過網絡“呼”他,許多學生不用去辦公室,問題便能得到解決。
他和學生在網上的交流從未斷線,即便是2011年他被選派到山西省聞喜縣掛職團縣委副書記期間也不例外。他及時把在西部工作的點點滴滴發(fā)布在人人網社區(qū)和微博里,學校校報連續(xù)4期編發(fā)了他的掛職見聞與體會,讓遠在千里之外的學生們也感受到了西部純樸和諧的民風民情、快速發(fā)展的經濟面貌和日新月異的城市新顏。一些學生看了他的博文,甚至激起了到西部貢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的強烈愿望。
2012年初,帶著對西部深深的責任感回到學校后,盧峰專門給畢業(yè)班學生開設了專題講座,講述自己的掛職經歷和收獲,還邀請在西部已小有成就的校友來母校招聘,動員畢業(yè)生投身西部工作。在他的感召下,他所帶的2012屆畢業(yè)生中有 20余名學生到西部就業(yè),4名學生參加了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2名學生考上了西部地方公務員。2012年教師節(jié),在陜西剛入職的一名畢業(yè)生給他發(fā)來手機短信:“我沒有忘記您對我的諄諄教導和悉心培養(yǎng),我在西部也會大有可為的,您是讓我人生最為受益的老師之一……”
潛心育人甘做綠葉,潤物無聲桃李芬芳。多年來,盧峰在輔導員工作崗位上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對學生輔之以情,導之以理,圓之以夢。他說,雖然輔導員是一份平凡又普通的職業(yè),但這里有我愛的專業(yè),我愛的學生,我愛的事業(yè),這條路我會一直走下去。(校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