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粗又大又黄又爽的免费视频,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午夜

學人

2024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人才建設年專欄】專訪:副校長朱澤飛解讀我校人才工作新政策
作者: 來源:校新聞中心 時間:2013-04-22

編者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推動我校人才工作,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學校將2013年確定為“人才建設年”,并將人才工作作為“一號工程”來抓。日前,學校舉行人才工作會議,提出16項人才工作新政策。校新聞中心特采訪我校分管該項工作的副校長朱澤飛,為廣大教職工全面解讀人才工作新政策。

 

問:朱校長,您好!學校將2013年確定為“人才建設年”,并于日前舉行全校人才工作會議,學校為何如此重視人才工作?
朱澤飛:對于任何一所大學來說,人才是立校之基、興校之源、強校之本,是推動發展的第一資源,而其中領軍人才,或者說高層次人才,是師資隊伍中的核心力量,是直接決定一所大學的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的關鍵所在。在我校的人才工作中:一方面,我們沒有兩院院士,沒有國家級教學名師,高尖端人才、領軍人才和具有高顯示度的大團隊相對匱乏;另一方面,我們數量不足,要實現“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全省保五爭三”的目標,我們的師資力量還亟待加強。為此,學校決定將2013年確定為“人才建設年”,把人才工作作為“一號工程”來抓。
  面對嚴峻的形勢,我們要進一步提升理念,解放思想,凝聚共識,以改革的勇氣、務實的態度、超常的舉措大力推進人才工作,破除人才隊伍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問題,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切實發揮人才對學校發展的支撐作用,努力通過3至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建設,減緩并化解人才危機。


問:學校具體要實現怎樣的目標?
朱:就近期目標來說,就是到2018年,專任教師達到2000人,建設一支“總量適度、結構合理、英才薈萃、富有創新活力、支撐學校發展”的高水平人才隊伍;就遠期目標來說,就是擁有自己的兩院院士等學術大師和德高望重的育人大師,每個學科都有具有國內外學術影響力、知名度的領軍人才和高尖端人才,有一批35周歲以下的高水平學科帶頭人,有眾多把握高等教育規律的管理專家,有若干具有持續發展能力的卓越創新團隊等。不斷培養出高尖端人才和領軍人才,并源源不斷地向外輸送人才,形成人才薈萃、人才輩出的生態環境。

 

問:為實現這些目標,在此次人才工作會議上,學校提出將采取超常之舉,采用超常之策,努力建設一支高水平人才隊伍。請問“超常之舉、超常之策”具體是指什么?
朱:要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必須一方面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抓住時機,敢于“搶人”、“挖人”;另一方面加快人才培養速度,開拓渠道,搭建舞臺,創造條件,努力幫助教師成長。近期,學校連續推出多項有關人才引進和培養的政策舉措,總數多達16項,力度比以往都要大,這在我們學校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超常之舉、超常之策”。這些政策涵蓋了我校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有的現在已經在試行,其他政策也都已經形成討論稿,在這次人才工作會議上供全校教職工進行廣泛討論,征集大家的意見和建議。我們提出將采取“超常之舉、超常之策”,就是要打破常規,制定并實施一系列有針對性、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強力推動人才工作,實質性地破解發展難題。


:制定這些政策的核心理念是什么,這些政策有哪些特點?
:培養和引進是人才工作的核心內容,兩者緊密結合、互相促進。近年來,高校進一步強化了人才引進工作,目的是集中資源提升人才隊伍建設整體水平。這是非常時期的戰略之舉,但不能因此忽視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恰恰是通過近年來加大人才引進的實踐,人才培養工作更加引起了高校的重視,不但校內現有人才面臨能力提升的需要,引進人才也需要繼續培養。加強培養的意義在于,增強現有人才的競爭力,提升引進人才的適應力,建設一支對學校充滿感情的高水平隊伍,這也是平衡校內人才和校外人才關系的重要舉措,也是穩定人才的根本措施,對學校可持續發展意義深遠。我們應避免引進的人才就是人才,校內現有的人才就不是人才的思想誤區。我們要樹立這樣的觀念,只要在杭電,無論是引進的,還是現有的,只要你有德有能,作出貢獻,就是人才,就應得到尊重,就應享有良好的待遇。
  在這16項政策里,我們始終貫徹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才引進與培養相結合。政策中有3項是關于人才引進的,而針對校內教師培養的則有13項。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我們人才工作的主體還是培養,重點在對校內現有教師的培養。這次制定的政策都具有很強的系統性,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學科、不同類型的教師,都有配套的政策扶持他們進一步的發展和成長,也就是說每一位教師都能在這些政策里找到適合自己晉升發展的路徑。
  此外,政策還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加大了對哲學社會科學的支持力度。杭電是一所工科院校,但我們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也占了一半的體量,為了全面提升我校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的能力和水平,我們必須打破過去的思維定勢,對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給予高度重視,為此我們制定了《哲學社會科學登攀計劃》,在人才政策中給予其更多的扶持,助推其繁榮發展。

 

問:此次人才工作會議提出的“2213人才工程”,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請您詳細介紹一下該項工程的內容、特點以及對學校發展的意義。
朱:通過5年左右的建設,學校師資隊伍規模達到2000人以上,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達到65%以上,包括獨立學院的話達到55%以上,具有半年以上海外留學經歷的比例達到35%以上。在這2000名教師中,有4個關鍵數據:引進和培養20名左右國內具有影響力的領軍人才,建設20個左右面向重大任務或科學問題的創新研究團隊,培養和引進100名左右省內具有知名度的拔尖人才,支持300名左右支撐學校未來發展的青年創新人才。這就是“2213人才工程”。
  針對領軍人才,學校制定了《“學科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實施辦法》,計劃用5年時間遴選和培養20名左右的“學科領軍人才”。遴選范圍包括:1、兩院院士、浙江省特級專家;2、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工作的教授,要求學風正派、學術造詣高,在教學研究和教育改革方面取得突出成果;或是在科學研究和發明創造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或是在國內外學術界取得公認學術成就的高層次人才;或是在學科建設方面對學校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等。我們積極探索以年薪制、協議薪酬、合同制等方式引進和聘用高層次人才,對領軍人才“一人一議,一人一策”,形成“一流引進一流,一流服務一流”的人才工作新局面,并扶持高水平人才沖擊國家級層次的人才稱號,在享受較高待遇的同時,完成較高的目標要求。借助“錢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提供高尖端和領軍人才施展才干的舞臺,促使他們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大成果。
  針對創新團隊建設,學校制定了《創新團隊支持計劃實施辦法》,計劃遴選20個左右的創新團隊,資助周期一般為三年,實行動態管理,每年視情況進行遴選。創新團隊可以是學術群體或是圍繞某一重大研究課題有效整合的學術團隊,也可以是學校整體引進或引進與整合相結合的學術團隊。創新團隊組建時應該由優秀學科帶頭人作為團隊負責人,必須有3個以上主要研究方向,要形成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要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礎和深厚的學術積累,所在學科應具有良好的建設基礎和發展潛力,團隊建設對所在學科要有較強的輻射和帶動作用,能夠強有力地推動學科建設水平提高。我們將在出國進修、專業技術資格評聘、崗位聘任以及各類人才培養計劃申報等方面建立政策特區,促進創新團隊承接大項目、培育大成果、建立大平臺、產生大貢獻,沖擊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創新研究群體。創新團隊還應該是“引智育才”的載體,在完成大項目、培育大成果的過程中,培養、吸引、造就一批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領軍人才和杰出學者,匯聚一批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干。
  針對拔尖人才,學校制定了《中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實施辦法》,計劃用5年時間在校內公開遴選100名左右優秀拔尖人才,重點培養扶持其成為品德優秀、專業能力突出、綜合素質全面的學科帶頭人,形成各領域高層次領軍人才的重要儲備。拔尖人才須具有博士學位,6個月以上的海外訪學、進修經歷,在本領域具有良好的學術聲譽,具有較大發展潛力,對本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工作有創新性構想,具有帶領本學科在其前沿領域趕超或保持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的能力。我們將從特殊津貼、國際化培養、學術假、團隊建設和研究生招收等方面給予拔尖人才重點支持和培養,發展創新能力和潛力突出的優秀骨干教師人才,為學校高端人才隊伍培育重要的支撐力量。
  針對創新人才,學校制定了《青年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實施辦法》,計劃用5年時間引進和選拔300名左右在相關學術領域嶄露頭角,具有較大學術發展潛力和國際化視野的優秀青年人才。那些進校不滿一年的海外優秀青年引進人才和校內優秀青年人才,符合具體選拔條件的可認定為創新青年人才。我們會主動搭建平臺,加強支持和培養,在生活待遇、啟動經費、發展機會上給予更多傾斜,造就一批進入學術前沿,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優秀教學、科研青年骨干人才。
  “2213人才工程”是一個定位明確、層次清晰、銜接緊密的人才引進和培育計劃體系,作為完善教師資源合理配置與開發利用和優秀人才成長的有效機制,它將促進我校師資隊伍整體水平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問:在高校的發展中,科研和教學都是至關重要的,在“2213人才工程”當中,針對教學人才我們又有哪些政策?
朱:科研、教學并駕齊驅,優秀教學人才同樣是我們重點培養的對象。為此我們制定了《“教學特聘崗位”實施辦法》,鼓勵廣大教師投身教育教學事業,促進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此外,作為教師國際化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還制定了《優秀教學骨干和雙語教學教師出國進修計劃》,每年資助10至15名優秀教學骨干和雙語教學教師到國外一流高校,師從一流導師進修學習,以后逐步增加,促進全外語授課和教師的國際化水平,推進留學生教育,鼓勵中青年教師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參加國際知名的學術會議,推進高水平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


問:此次制定的人才新政對學校現有教師骨干和青年教師的成長給予了充分關注,最后請您談一談對我校青年教師的期望。
朱:青年階段是人的一生中最為艱苦的階段,剛剛成家或尚未成家,事業也處于將立未立之際,收入不高、條件不好;青年階段也是最富活力的階段,思維敏捷、體力充沛,是大有可為的階段。作為高校里的青年教師,大家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我們常說:眼光有多遠,發展就有多遠。胸懷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目標清晰明確,大家才能在發展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其次,要正確分析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抓住自己擅長的和專長的,深入堅持下去,肯定能做出一番成績;最后,一定要持之以恒。從事任何事業,都要耐得住寂寞,敢于坐冷板凳,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長期堅持。學校也將進一步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青年教師的待遇,提供各種有效平臺,促進青年教師成長。
  贏得青年,就是贏得學校的未來和希望,希望廣大教職工特別是青年教師們能夠充分利用政策,進一步提升自己,為學校跨越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校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