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本科生劉雨杰、李澤敏為共同第一作者的論文The effect of perceptions competition and learning costs on cooperation in spatial evolutionary multigames在中國科學院一區Top期刊Chaos, Solitons & Fractals(影響因子5.944)正式刊出。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王震副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我校金星博士、碩士生陶玉晨和丁宏教授為共同作者。
網絡空間安全治理中的基礎設施保護、大流行病的防控、供應鏈的自主可控等公共安全問題,本質上可以建模為博弈困境問題,即個體理性決策與集體最優福利之間的沖突。因此,如何理解以及促進博弈困境中的合作涌現是網絡空間安全治理研究中的關鍵科學問題。在之前研究工作基礎上,該論文創新性探索了多重博弈場景下價值觀競爭對智能體合作行為的影響。研究發現,多種網絡拓撲結構與多重靜態博弈相比,通過價值觀競爭機制的引入可以帶來循環主導效應,從而進一步促進智能體的合作行為,并使得該合作行為可以在更大的參數空間范圍內存在。
“本科生科研的意義是讓學生在本科生期間能夠體驗一個完整的科研工作的經歷 ,對學生未來讀研或從事研究性工作有重要意義。本科生科研選題在注重學術前沿性的同時,要特別注意學生能力的可接受性。另外,本科生完成一篇科研論文的過程漫長而曲折,在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參與一些學科競賽獲得獎項,激勵學生持續研究下去?!蓖跽鹄蠋煴硎?。據了解,王震老師從2017級開始一直在依托科研和學科競賽開展創新實踐系列課程。該論文是王震老師創新實踐課程的持續性產出成果,此前已經在Physics Letters 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等期刊指導學生發表了3篇本科生一作論文。另外,2019年以來王震老師創新實踐課程的學生在各級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已有8人次獲得國際一等獎,60人次獲得國際二等獎;5人次獲得全國二等獎,30人次獲得省級獎項。
2019年開始,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大力推行創新實踐系列課程,目前已形成了科研型、競賽型、開發型等多種創新實踐課程模式,旨在培養本科生動手實踐能力和科研興趣,本論文是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在本科生創新實踐培養方面的又一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