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國內(nèi)外高端裝備和智能制造領域科研工作者的交流合作,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成組與智能集成技術(shù)分會主辦,我校承辦的“2024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國際會議暨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成組與智能集成技術(shù)分會年會”于11月6日-11月8日在杭州舉辦。會議得到了浙江省經(jīng)信廳、浙江工業(yè)大學、杭州市機械工程學會、我校信息工程學院、南京工程學院、紹興文理學院、鄂爾多斯應用技術(shù)學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來自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yè)界的近300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浙江大學譚建榮院士擔任大會主席,華中科技大學丁漢院士擔任大會學術(shù)委員會主席,西安交大洪軍教授和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朱澤飛教授擔任大會執(zhí)行主席,設置了6個大會主旨報告、28個特邀報告、36個口頭報告。
大會開幕式上,洪軍教授、朱澤飛教授和我校副校長顏成鋼教授先后致辭。大會由我校機械學院院長倪敬教授主持。
西安交通大學洪軍副校長致辭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朱澤飛教授致辭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顏成鋼副校長致辭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倪敬教授主持
11月6日上午,大會開幕式后,譚建榮教授作題為“工業(yè)母機創(chuàng)新設計:關(guān)鍵技術(shù)與發(fā)展趨勢”的主旨報告;丁漢教授作題為“兩機高效智能加工—關(guān)鍵技術(shù)、軟件與裝備”的主旨報告。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章亮熾教授作題為“智能制造的逆向設計和主動控制”的主旨報告等。
譚建榮院士和丁漢院士作主旨報告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駐會副理事長、天津大學王國彪教授作題為“機械工程領域高層次人才成長路徑”的主旨報告;西安交通大學吳宏春教授作題為“核反應堆堆芯核設計軟件研發(fā)”的主旨報告。
11月7日下午,大會設四個分會場,共話智能制造潮流,研討高端裝備技術(shù),現(xiàn)場學術(shù)氛圍濃厚。
分會場(一)圍繞“制造工藝及智能集成技術(shù)”,沈陽化工大學張義民教授、吉林大學劉志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彭林法教授、南方科技大學馬永勝教授、合肥工業(yè)大學黃海鴻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迎春教授等7位專家分別作特邀報告。
分會場(二)圍繞“航空航天裝備及其智能制造”,大連理工大學康仁科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陶飛教授、中國航天六院李星研究員、沈陽建筑大學李頌華教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倪敬教授等7位專家分別作特邀報告。
分會場(三)圍繞“集成電路裝備及其智能制造”,華南理工大學張憲民教授、中電14所胡長明正高工、香港大學黃明欣教授、華南理工大學萬加富教授、浙江大學蘇芮研究員、浙江大學羅皓澤教授等7位專家分別作特邀報告。
分會場(四)圍繞“機器人及其智能制造”,山東大學劉戰(zhàn)強教授、浙江大學傅建中教授、浙江理工大學李秦川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汪俊教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高偉教授、浙江大學王柏村研究員等7位專家分別作特邀報告。
11月8日上午,大會舉辦了青年學者論壇。來自華僑大學尹方辰副教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李干博士,中航工業(yè)沈陽發(fā)動機研究所董超工程師,西安交通大學余德文助理教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馮俊元副研究員等15位青年學者分別作邀請報告。另有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余名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作口頭報告。
此次會議的成功舉辦,標志著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和成組分會在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領域的國際合作邁上了新臺階。大會不僅加強了中外專家學者之間的學術(shù)交流,也為智能制造產(chǎn)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新思路。未來,學校將與成組分會一起,繼續(xù)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助力浙江省乃至全國智能制造產(chǎn)業(yè)的高質(zhì)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