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蔣亦豐 通訊員 邱伊娜 程振偉)不久前的一天,晚上8點,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大四學生小付收到某大型央企發來的面試短信,通知他第二天下午去面試。企業面試地點距學校20公里,正在為通勤犯難時,小付看到了班級群的一條消息:明天可乘坐大巴,和其他收到面試通知的學生一起去現場。
預訂大巴的是杭電自動化學院輔導員張衛洪。此前不少學生在群里接龍,不斷和他說收到了面試通知。在向學院匯報后,張衛洪向學校后勤申請了一輛大巴車。
事實上,把學生組織起來,用一輛“求職大巴”送去面試的做法,張衛洪去年就已經開始嘗試。當時有30多名學生去溫州一家企業面試,5人當場就簽了意向合同。
張衛洪介紹,“組團求職”和學生“單打獨斗”的效果完全不同。“一個學生去面試,企業不可能為他安排講解、實地參觀,而一群人一起去,效果就不一樣了。學生們甚至還能與高管直接面對面交流。”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和志同道合的同伴一同前往求職,某種程度上也能緩解個人焦慮。“大巴就停在宿舍樓下,看著同學們紛紛背上包準備出發,再焦慮,一咬牙也就跟著一起去了!路上又能和同學相互交流,沒準一下子就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學生陳飛羽說。
在很多學生眼中,“求職大巴”也是就業服務“加油站”。在前往求職單位、企業的大巴上,張衛洪會詳細介紹目的地的產業狀況與人才引進政策,提供有針對性的面試方法,還會策劃一些小活動幫助大伙放松心態。
“幫用人單位與畢業生求職精準對接,可以有效解決就業難的問題,今后類似的創意我們將多試多用。”杭電自動化學院黨委副書記吳漢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