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第二屆“漢語橋”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故事會華東預賽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舉辦。華東預賽區覆蓋浙江、上海、江蘇等地,來自41個國家的162位選手報名參賽。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李文鈞,中文聯盟主席、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智慧教育分會理事長王錦紅等嘉賓出席活動。
故事為媒,講述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故事會預賽現場,各國選手用流利的中文講述著他們的中文學習之旅,有的分享了自己在中文學習中的困惑與突破,有的講述了通過學習中文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經歷。他們的故事或感人至深,或風趣幽默,或扣人心弦,或振奮人心,現場評委和觀眾掌聲不斷。
來自浙江傳媒學院的馬來西亞選手何宇微回憶了自己在亞運會擔任志愿者的經歷;來自浙江工商大學的法國選手安時分享了自己與琵琶結緣并刻苦學習琵琶的經歷;來自浙江中醫藥大學的巴基斯坦選手范安立志將學好中文、傳承好中巴友誼。
除了精彩絕倫的故事分享,許多選手還帶來了才藝表演,川劇變臉、京劇、琵琶、繞口令、太極拳、扇子舞、漢服、剪紙、書法、篆刻、聲樂……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外國人穿漢服好看嗎?
身著水粉漢服的摩洛哥選手榮希瑪一登場就引發贊嘆。她盤著中式發髻,手持團扇,一顰一笑皆是風采。
“漢服讓我觸摸到了中國歷史的厚度。中國人的喜愛和贊美讓我感受到了他們是多么友好和熱情。”榮希瑪表示來中國前就已經被漢服文化深深吸引。來中國后,她拍攝了一組漢服照片和視頻發到了短視頻平臺,受到了很多網友的點贊。課余時間,她常常身穿漢服漫步西湖邊,感受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蘊。此外,她自學了中國古典舞,并將自己的舞蹈視頻發布在網上,讓更多人認識到漢服雅韻。
“奶奶是我生命中的天使,從小守護著我”
來自印度尼西亞的許斐雅選手分享了她和奶奶的故事。說起奶奶,許斐雅幾度哽咽。她說奶奶雖然舍不得她,但還是鼓勵她離開家,去往更廣闊的世界。
通過她的講述,一位慈祥奶奶的形象躍然眼前,讓現場觀眾都感受到了跨越文化的祖孫情,感受到了深沉而綿長的情誼。
她跟我說,“人生是短暫的,該拼就拼,該享受就享受,你是最棒的。”奶奶的話被許斐雅銘記,成為她前進的動力。
“中國的發展真是太快了”
孟加拉國的方舟從中國高鐵優質服務的小事講起,聲情并茂地講述了自己來中國求學后親眼看到的中國建設發展成就。提到中國人民的奮斗史,他感慨道,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經過一天的激烈角逐,來自孟加拉國的方舟、印度尼西亞的許斐雅、摩洛哥的榮希瑪斬獲復賽直通卡,將前往張家界參加本屆“漢語橋”故事會復賽。
本次“漢語橋”故事會華東預賽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中文聯盟和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承辦。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分會副理事長程愛民、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張艷莉、哈爾濱工業大學原國際教育學院院長顧建政擔任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