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CS第11屆CodeVita國際編程大賽在印度孟買落下帷幕。我校本科生戴志煒從來自94個國家的40多萬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斬獲全球亞軍,并喜提7000美元獎金,刷新了中國選手在本項賽事中的最好成績。
在本次國際編程大賽中,戴志煒憑借出色扎實的算法功底和勇于拼搏的奮斗精神,突破重圍、穩定發揮,“在6個小時的總決賽中,我答對了10道題中的9道,冠軍來自智利,答對了10道題。”戴志煒告訴記者。
戴志煒來自劉春英教授指導的ACM集訓隊。在劉春英看來,戴志煒一直都是“實力派選手”,“入學時在codeforces網站上的分數已經超過了大多數學長”,“競賽成績很穩定,參加了ACM-ICPC的比賽獲得了各類獎牌20塊”。據了解,戴志煒還入圍了今年4月將在埃及舉行的worldfinal總決賽。
但在戴志煒自己看來,他的成長過程則是“輸多贏少”的。“輸麻了”這是戴志煒對自己競賽歷程的評價。“看起來做了一天的題,其實一道都沒解出來,這是常有的事情”,“在競賽過程中也失敗過很多次”。
刷題是一件枯燥的事,但“輸麻了”的戴志煒卻一直樂在其中。戴志煒對編程抱有濃厚的興趣,刷題也是一種樂趣。“我出門都會把電腦放在書包里,無聊或者沒事做的時候就會拿出電腦來解解題,就和大家刷短視頻來解悶一樣。”戴志煒告訴記者。
在解題的過程中,他常常會發現邏輯思維的樂趣。“題目中會有一些巧妙的解法,解題可以享受到思維的樂趣,解出來之后更是會有一種興奮感。”
由于“樂在其中”,戴志煒的訓練量不知不覺就達到了令人驚訝的程度。“我在大一入學之前開始參加集訓隊的訓練,基本上每周都會打兩三場,一場大概有五六道題,一年下來差不多有五六百題了。”戴志煒回憶說。僅大二暑假期間,他就刷了220多道題,寫了3萬多行代碼。
圖:廖昭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