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粗又大又黄又爽的免费视频,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午夜

丁嘉輝:優學為“嘉” 科創生“輝”

發布時間:2018-05-01文章來源:學校新聞部1

    人物檔案:丁嘉輝,電子信息學院2014級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本科生。大一、大二4個學期均獲校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平均績點4.86,2次達到5.0滿績點。主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項,參與“德州儀器”全國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1項。擔任校智能車實驗室負責人,帶領實驗室在智能汽車競賽中屢次獲得國家級和省級獎項。曾獲浙江省高校國家獎學金特別評審獎、華為獎學金,被評為院“十佳大學生”、校“三好學生”“優秀團員”“優秀宣傳個人”等。

丁嘉輝(32配圖).jpg

每每有人問丁嘉輝,電子信息這個專業好不好?他總是會給出肯定的答案,因為他打心底里喜歡這個專業,并立志將其作為畢生奮斗的事業。

仿佛冥冥中有一種緣分牽引,第一次邁進電子信息學院的大門,丁嘉輝就非常篤定地覺得,自己屬于這里,自己四年的青春和汗水將在這里揮灑,自己所追求的科學的嚴謹、數理的奧妙、藝術的靈動,都將在電子的世界里大放光彩。

“心”無旁騖,一心為學

既然尋定了方向,丁嘉輝便一頭扎進知識的海洋,如饑似渴地學習著。他對自己要求極嚴,時刻以“學霸”的標準督促自己,努力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每天清晨,他在室友的鼾聲中出門,背單詞、聽英語,早早地坐在教室第一排,溫習前一天的功課,為新一天的學習做好規劃;夜深人靜,為了補回實驗室和學生工作所占用的時間,他對著小燈,埋頭苦讀;騎車走路排隊時,他也在看書聽寫背誦,絕不浪費一分一秒。

他“一天只睡4個小時”的奮斗故事,成了輔導員經常拿來激勵他的學弟學妹們的勵志范本。對學習的專注和付出,也為他贏得了多次獲得校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2次達到滿績點的優異成績。

丁嘉輝“拼命”學習,不只為了成績,對于考試,他有自己的理解。在丁嘉輝看來,考試只是檢驗學習成果的一種方式,而非學習的最終目的,所以他非常注重平時的積累,不會為了考試成績突擊學習,臨時抱佛腳。大一時他就順利通過了英語四、六級考試,從未做過一次真題。

不過,對自己要求嚴苛,不舍得浪費一點時間的丁嘉輝,對同學們卻很大方,課余時間,他很樂意幫助學業上有困難的同學,給他們講解習題。“對于常年混跡于實驗室的我來說,最有意思的事兒,莫過于和小伙伴們一起探討技術難題,分享學習技巧。”丁嘉輝笑著說。

“辛”有所得,久久為功

丁嘉輝的大學生活里沒有太多的迷茫,身為一名工科生,他清楚地知道理論之花只有在實踐的土壤上才能結出果實,專業課的學習離不開科研競賽的洗禮。所以從進入杭電開始,他就積極參與實驗室的各項科研活動,夜以繼日地奮斗在學生科研競賽的最前線。

大一時第一次隨隊出征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他所在團隊就以攝像頭組第四的成績獲得浙江省一等獎。進入大二,丁嘉輝正式成為了智能車實驗室的負責人,統籌實驗室硬件組任務和項目攻關,負責集訓、器材、日常運營等方方面面,這也是實驗室歷史上第一次由大二學生擔任負責人。

負責人不僅是一個頭銜,更意味著一份責任。當看到實驗室學長們憑借密切的配合克服了一個個難題時,丁嘉輝真正意識到了協作對于整個團隊的重要性。他不再只顧著自己鉆研問題,而是時常給組員講解電路的原理,手把手示范操作步驟,帶領大家一起進步,培養隊員之間的默契。

經過十幾個月的摸索與準備,2016年暑假,丁嘉輝與實驗室小伙伴們一同出征第十一屆“恩智浦”杯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歷經浙江賽區的殘酷選拔和全國總決賽的激烈爭奪。最終,電子信息學院的6支隊伍為學校摘得全國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以及浙江省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學校總成績居全國第四,以絕對優勢穩居全省第一。而丁嘉輝參加的“雙車追逐”兩支隊伍分別獲得浙江省冠軍和季軍,并在全國總決賽上斬獲一等獎。

一群稚氣未脫的少年,在一年多的摸爬滾打中變得成熟穩重,也創造了一個個奇跡。在全國2000多支參賽隊伍中,只有3支獲得一等獎的隊伍全部由大二學生組成,而他們都來自于杭電;在比賽現場大放異彩的兩支杭電“雙車追逐”隊伍,也成為了全國唯一沒有使用測距模塊、完全依靠圖像處理完成車模控制的團隊。

備戰競賽的艱辛,無法用語言盡述,那些和隊友們一起在實驗室通宵達旦的日子,注定是大學里最珍貴的回憶。而身為負責人,丁嘉輝要付出的更多。參加省賽前,為了讓隊友們得到充分的休息,他獨自攬下了所有的硬件維護任務,全天候在實驗室值班,兩天三夜沒有合眼,結果到了比賽現場,在觀眾席上倒頭就睡。“作為負責人,我不求做得驚天動地,只想一點一滴做好每一件小事,我相信,只有點滴的積累,才能創造出屬于實驗室的輝煌。”回想那段一起拼搏的日子,丁嘉輝感慨不已。

在準備智能車競賽的同時,丁嘉輝還先后組織參與了多個項目,其中“無刷直流電機滑模變結構控制系統的研究與設計”項目入圍“2015年德州儀器全國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智能電動自行車控制系統”項目入圍2016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頂著“學霸”的頭銜,丁嘉輝卻從未想過要安心做一個“書呆子”。他從小學習書法和素描,擁有硬筆楷書三級和浙江省西畫B級證書,進入大學后便順理成章地加入了學院團委學生會宣傳部,設計過10多份海報,制作過多個視頻,設計的“復聯”主題宣傳畫,被許多平臺引用;他組織同學為高中母校拍攝宣傳MV,一人擔任策劃、導演和歌詞改編,在互聯網上得到了過萬的點擊率;他還擔任了16060311班的輔導員助理,結識了40多位可愛的學弟學妹,也收獲了40多份鼓勵和信任……

志存高遠,“芯”動未來

室友曾經問丁嘉輝,你這么拼,圖個啥,還怕找不到好工作嗎?丁嘉輝笑著沒有說話,而答案其實早就在他的心中,那是他對未來的一份期許。

學習電子信息這個專業,注定了要與“芯”為伍。從單片機編程到FPGA設計,從簡單的51系列到緊跟時代的ARM處理器,這些都是丁嘉輝在日常學習、科研競賽中打交道的常客。而自從步入電子領域開始熟悉各類芯片起,設計一款帶有專屬logo的芯片就成了他的夢想。

“對應工業4.0,國家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描繪了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宏偉藍圖,也對新一代的年輕人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如今中國的電子行業開始崛起,消費電子日益成長,集成產業也開始在國際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在‘中國制造’開始走向高端化和國際化的今天,正需要我們這樣的熱血青年,為之注入新鮮血液,用創新和堅持為祖國的輝煌之路貢獻一份力量。”

展望未來,丁嘉輝豪情萬丈,“我要用自己的中國心,制造出屬于世界的中國‘芯’!”(洪滟整理)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