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馮林源,數字媒體與藝術設計學院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本科生。曾任院團委副書記、學生會宣傳部部長。獲浙江省第二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第八屆浙江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創業大賽本研組創業實踐類一等獎,并成為受邀入駐杭州夢想小鎮的唯一隊伍。2015年創辦專注于高校新媒體矩陣的“口袋大學”項目,在26所高校同步推廣,平臺注冊用戶24萬多(其中“口袋杭電” 用戶近4萬)。創辦蘇州扶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服務于高校新媒體產業生態的“口袋高校”項目,完成100萬種子投資,入駐蘇州蘇大天宮孵化器(國家級孵化器)。開發的“四六級管家”“賣室友”“彈幕互動”“早起打卡”等應用,累計在4000多個高校微信平臺開啟使用。
站上“十佳大學生”評選大會的講臺,他說自己不是學霸,也不是競賽高手,只是一個連續創業者。可從旁人的角度看,他真的很不一樣。或許,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的行事作風,讓他從一開始就注定要成為與眾不同的那個人。
他,就是馮林源,高校圈知名公眾號“口袋高校”的創始人,“十佳大學生”舞臺上大放異彩的優秀創業者。
從心而為,無往不勝
馮林源的創業從心而為,所以才能無往而不勝。
大二時,擔任院學生會宣傳部部長的馮林源運營著學院的微信公眾號。一段時間的親密接觸,讓他捕捉到了一個創業窗口——新媒體。他與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拍即合,快速組建團隊,在極短的時間內推出“口袋杭電”微信公眾號,從此踏上了創業之路。事實證明他的預測是準確的——新媒體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迅速崛起。
馮林源的創業初衷很簡單,就是想幫助同學們節省時間,同時倡導大家走出去,參加一些精彩有趣的活動。“后來,我們又做了‘口袋高校’項目,目前全國有2000余所高校在使用我們的服務,其中一個正能量應用‘早起打卡’也是倡導大學生早起,有規劃地過好每一天。”馮林源表示。
“口袋杭電”剛推出時,內容、功能都比較簡單,粉絲也不多。2015年3月21日,一鍵預約送水服務的“刷水”功能上線,受到杭電學生的熱烈歡迎。利用“刷水”服務,團隊第一次嘗到了創業的甜頭,“口袋杭電”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公眾號一夜之間刷爆朋友圈,當晚就收獲5000多人的關注,幾個月的時間就積累了2.4萬名粉絲。
“口袋杭電”成功后,馮林源和團隊看到了更大的市場。從下沙14所高校開始,“口袋高校”公眾號矩陣逐步建立起來。而他們的努力也獲得了資本的青睞。2016年3月,借助中快餐飲200萬的投資,團隊走上了全國推廣之路。在馮林源看來,項目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皆因順心而為,順用戶之心而為之,創業將無往不勝。
創業路上,風險與機遇并存。短短兩年,馮林源遭遇過數次危機,也打過幾場漂亮的勝仗。最艱難的時候,團隊遭遇了高校食堂外賣的“補貼大戰”,靠失血維持著訂單量,直到辛苦得來的200萬融資幾近“燒光”。
“本想成為先驅,沒想到卻成了先烈。”馮林源調侃著自己。再回首那段時光,一切已經釋然。“創業過程中,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后來我們逼不得已,暫停了項目。這當然不能說我們不努力,為了成為用戶們的首要選擇對象,我們沒日沒夜地加班,全國到處跑,然而你選錯了賽道,更要命的是還選了不在一個級別的對手,再努力也無濟于事。”馮林源總結道。
舍得之間,方顯智慧
馮林源和團隊在痛定思痛之后,毅然舍棄了苦心經營將近一年的項目,選擇回歸初心,做回團隊擅長的微信公眾平臺,專注開發小而美的應用,這就是現在的“口袋高校”。事實再次證明,他們的選擇沒有錯,取舍也沒有錯。
談及創業帶給自己的收獲,馮林源用“自信、自立、自強”三個詞來概括,他直言:“其實創業真的很困難,主要是來自心理上的壓力。在創業的過程中,我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名產品經理。每一件事情、每一個應用都把它當做一個產品去構建和完成。保持對新事物的好奇和對生活中痛點的敏銳嗅覺是作為一名產品經理的基本素養吧,所以我們的產品線一直有高質量的新應用誕生。”
他同時表示,作為產品經理,光有想法是不行的,還需要有面對發現的痛點提出系統性的解決方案進而轉化為產品的能力。而這需要經驗的積累,為此馮林源一直在學習和努力,爭取精益求精,做到更好。
如今,“賣室友”“早起打卡”“彈幕互動”等應運而生的應用,已經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日常“必點品”。“口袋高校”的成績有目共睹,他們的未來,無可限量。
箐箐校園,風華正茂
“口袋高校”創始人的光環背后,馮林源也是一個有趣愛玩的年輕人。他說:“我喜歡身處戶外的感覺,平時喜歡去爬山,節假日去周邊城市玩玩,而且杭州真的很美。”
馮林源也喜歡排球和游泳,高中受過專業的排球訓練,是排球二級運動員。大學前兩年,他是院排球隊隊長,帶領排球隊獲得過校“新生杯”排球賽冠軍、第九屆體育文化節排球賽第三名。他覺得排球帶給自己的是每一次擊球釋放力量的快感。而喜歡游泳,則多少增加了一些“功利”的因素——為了保持健康的體型。他的理由是,創業以后鍛煉的時間變少了,有些發福了。
看,他就是這樣一個爽朗又可愛的人。
在大學的這幾年,創業兼顧學業之余,馮林源做了不少其他的事情。身為學院學生會的一員,他籌劃過別具一格的迎新晚會,甚至依托學校優勢及學院特色發起了迎新系列文化、體育活動等許多精彩的活動。
現在,馮林源已經完全走出大學的校園,真正踏上挑戰世界的征途了。對于未來,他自信滿滿,仍會繼續他的創業之旅。但同時,他的內心也很平和,并沒有當下很多年輕人身上常見的浮躁。“其實無論是創業還是就業,關鍵在于在這個過程中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在某個領域積蓄勢能、積累能力與具體做什么無關。風險最小的投資是投資自己。”
對于仍在象牙塔里的學弟學妹們,他也有一些心得和體會想要分享:大學幾年,除了學業之外,一定要發掘自己的興趣并且深入學習,哪怕興趣跟你未來做的事情統統不相干,但它一定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派上大用場。
每年漫長耀眼的夏天,都有一批莘莘學子走出杭電校園,走上新的征途,或者說,一直在征途之上。馮林源的創業之路還在繼續,愿他前途坦蕩而光明,也愿后繼之人能在得舍之間領悟生活的智慧,能像馮林源同學一樣,堅持自己的道路,從心而為,擁有有趣的靈魂。(于文英 步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