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邵世磊,我校00322班學生,2004年畢業于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F任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總編室主任。
初見邵世磊,他的親切待人之道就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因為從事的是與出版有關的工作,所以筆者拿出校友期刊贈予他,也希望他能以專業出版人的身份給期刊提些意見。他十分熱情地與我們分享創辦雜志刊物的心得與感悟,還就校友期刊提出了許多實用的建議。他說:“辦雜志并不是寫篇文章再配一幅圖片這么簡單的事,雜志一旦面向社會,它所承擔的就是一份責任?!痹诮裉爝@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快速閱讀成了眾人的常態,多少出版社為著搏版面、引關注,忽略了其雜志的嚴謹與真實,有違“責任”這一詞。邵世磊則一直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兢兢業業地努力工作。
訪談中,他不禁回憶起自己的大學時光,與我們分享了當初剛入職場的工作心得以及對學弟學妹們的建議和鼓勵。
大學四年,多讀書,總是有益的
邵世磊高中就讀河南省的一所重點高中,由于填報志愿的失誤,他與自己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多方權衡下,他慎重地選擇了杭電的信息技術與管理專業。對于自己這次的選擇,邵世磊說:“既然做出了選擇,就要好好學下去,對自己負責?!焙髞?,他以全校綜合測評第二的優異成績畢業,用實際行動印證了自己的這句話。
大學四年,邵世磊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圖書館。那時,信息技術與管理專業由于發展前景好,受到學校重視,安排了大量課程,例如《西方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財務管理學》等,所以邵世磊經常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炎熱的夏天,圖書館的自習室里,風扇在頭頂打轉,館外是熱火朝天的籃球場的叫喊聲,館內是一片彌漫著悶熱又夾雜著書香的寧靜。大學里的學習,邵世磊有著自己獨到的看法——不能為了學習一樣工具而去學習,不能讀死書。像英語、計算機這些基礎知識,都是輔助我們學習的一種工具,但我們不能把它們僅當成工具呆板地去學,要把知識無限延伸,將知識關聯起來。
大學四年是一段很寶貴的時光,只有在這段時間里,年輕人才有機會靜下心沉淀自己,去閱讀更多的書籍,去豐富自己的內涵,去開拓自己的視野。“大學生多往圖書館跑,多讀書,總是有益的?!鄙凼览谶@樣鼓勵現在的大學生,讀書要盡可能廣而精,在閱讀和專業相關的書籍之外,還要盡可能的涉及其他領域,如名家著作、散文詩集、外國小說等?!白x書多不僅讓你對專業知識掌握得更牢固、更深刻,而且能夠讓你頭腦儲備更加豐富,未來如果遇到問題,可以幫助你快速找到合適的方式去有效解決?!痹S是常年與書籍文字打交道,亦有十余年出版工作的經驗,邵世磊始終認為讀書是大學四年里最該做的事情。
大學四年也是一段最“青蔥”的時光,校園生活離不開宿舍圈的故事。說到當時的宿舍生活,邵世磊又不禁津津樂道起來。當時QQ聊天正盛行,網聊也成了男生宿舍里一項熱鬧的活動。那時,宿舍里只要有一個男生和網友約見面,所有的人都會出動幫那個男生出謀劃策。譬如見面接什么暗號,拿什么信物之類的,甚至還未見面,就有一堆人躲在見面地點附近提前“偵查”好地形和環境……聊起這些過往的經歷,邵世磊在愉悅之余又心生感慨?!扒嗍[”的大學時光里,總會有那么一個長發飄飄的夢中情人,還有一群同甘共苦的好兄弟。
性格決定命運,態度決定一切
大學四年里,邵世磊在社團活動方面不算是個活躍份子,他唯一選擇的職務就是英語課代表。談起當初競選課代表的經驗,邵世磊仍舊記憶猶新,“因為機遇就是從這次競選后開始慢慢向我走來?!币驗楫斄苏n代表,邵世磊和老師接觸頻繁起來,也因為工作的需要,他結識了計算機班的英語課代表,兩人時不時為了工作走到一塊,逐漸熟悉起來。后來倆人決定組隊參加數學建模大賽,正是這個比賽他們拿了全國一等獎,對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涯和職場生涯,數學建模大賽一等獎都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邵世磊坦言:“因為這個一等獎,讓我在考研復試中有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籌碼。之后,結識了我的導師,并在導師的幫助扶持下,我有了更多嘗試的機會,也有了今天的這點成就?!焙芏鄷r候,一個小小的選擇都有可能是改變你命運的一枚棋子。在邵世磊看來,人一生面臨的選擇有很多,但是怎么取舍就要看自己了,一旦你做出選擇,就要對自己負責,對選擇負責。邵世磊在工作中,也有過無數次選擇,他始終憑借自己堅毅的內心一步一步走了過來。
2007年,邵世磊在碩士畢業期間選擇到新聞出版總署實習。當時就連導師也曾質疑他的能力,但邵世磊毅然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說:“那么個大的平臺有多少人擠破腦袋都想往里鉆,我有這個機會為什么不去?”在那段實習期間,他迅速建立起廣泛的人脈,結交朋友,擴大自己的社交網絡,并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水平,那段時間積累的資源和經驗至今都對他的工作產生著有益影響。盡管他從不提當年的艱辛,但在與他交談的只言片語中,我們還是能想象到面臨著畢業論文答辯和實習工作的雙重壓力,他到底付出了多少。他知道機會的來之不易,所以更不想錯過任何一次寶貴的機會,他說:“你的性格決定了你的命運,態度決定了一切。一切選擇都看你以何種態度去面對,你堅持下去,自然會都回饋在等著你?!?/span>
主動付出比被動付出重要
邵世磊現在在北京,有發展前景不錯的工作,有穩定舒適的生活,是讓許多人都羨慕的“北京人”,但提起“北漂”一族,他真誠地勸誡現在的年輕人,不要太多浮躁,要學會靜下心來實實在在地做事,學會做一個有情商的人,學會去主動付出,不要再等著被動接受。職場不缺智商高的人,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要自己去謀劃事情,不要像個愣頭青一樣在職場中碰得頭破血流。正如汪峰在《北京,北京》歌詞中寫到:“我在這里祈禱,我在這里迷惘,我在這里尋找,也在這兒失去。”邵世磊也說:“北京不是誰都能待的?!?/span>
有才華高智商的人在北京從來不缺,但往往留下來的是一些聰明人。邵世磊提到自己的自己經歷時說道:“要想施展你的才華,首先得讓領導先信任你,這樣你才有機會去學習去鍛煉,才能有機會積累自己的經驗?!碑敶拇髮W生要學會去“挑起一些擔子”。有一次,邵世磊單位的領導有一份3萬字的項目書需要找人負責書寫,領導把任務交給了邵世磊。當時的邵世磊從未接觸過項目書,以前也沒寫過,短時間要完成這份工作,難度相當大。但他深知這次挑戰對他未來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他毅然選擇接受。邵世磊當時一邊上課,一邊查文獻資料寫論文,常常熬到半夜兩三點,最終他圓滿漂亮地完成了這次工作。這之后,領導更加信任邵世磊,交給他的工作也越來越多。奮斗的路程總是艱難的,或許還要承受別人的非議,但邵世磊說自己始終都牢記:路是自己走的。在挑起擔子的同時就要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要有勇氣承擔一切。
邵世磊還與我們談起他在北京校友會的工作,他特別看重校友會,也愿意付出工作之外的時間為它操勞。校友組織發揮出來的能量是巨大的,能團結在京的各行各業的杭電學子,老的杭電人可以提攜新一代杭電人,讓更多優秀的杭電人在北京施展他們的才華,實現他們的抱負。邵世磊在組織校友會活動時也樂在其中,他說:“主動付出,并非要得到物質上的回報。與優秀校友的交往,可能他們一句漫不經心的話語就可以點醒你,或是一些經驗教訓可以提醒你,小小的指點都可能對你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些都不能簡單地以金錢來衡量。要學會主動付出,年輕人多做些事,總比你在寢室看漫畫打游戲來得有意義多了。”(校友辦)